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吴雪薇 文/图
沈葆桢和萨镇冰都是福州走出的中国近代海军名人,两人的墓地同在福州鼓楼区洪山镇火峰山南麓,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近日,有市民向智慧海都968880报料称,通往萨镇冰墓的台阶已毁坏数月,迟迟未被修缮,而另一侧的沈葆桢墓地里也长满了杂草,“作为福州的名人墓地,毁坏了没有及时修缮,深感痛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
走访:两处名人墓出现损坏,墓地内杂草丛生
萨镇冰的墓地位于鼓楼区福总华庭小区后山之中。记者走到山前的石道上看到,通往墓地的石台阶已消失了数节,两根倒在地上的石条成了跨过沟壑的唯一通道,一侧还有一节硕大的黑色栏杆歪倒在林丛中。走进墓地,记者看到墓碑、供桌、祭台等处已长满杂草,墓圈之外的杂草更是茂盛无比。
同样杂草丛生的景象,还出现在不远处“船政之父”沈葆桢的墓。墓葬左侧墓圈边散落着水桶、洗衣液瓶等废弃垃圾,一旁的石柱和墙体已出现开裂迹象。萨镇冰墓与沈葆桢墓前文保碑均显示,两处墓葬为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墓葬周围二十米。
“小径荒芜,杂草甚多,看着十分伤感。”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方杰长期关注福州文化保护,今年7月初就曾到访过萨镇冰墓,注意到墓地的败落情状,他深感痛心。
后人:山体两次滑坡,迫切希望修缮
针对墓地的情况,记者采访了福建省雁门萨氏联谊会秘书长萨方红。萨方红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萨氏宗亲都会前往祭扫萨镇冰墓,并提前雇工打扫墓地。去年台风期间,火峰山南侧发生小范围山体滑坡,黑色栏杆被冲毁,两个月前的大雨,再度造成山体滑坡,损坏范围又有所扩大,冲毁了墓前小段石台阶,但所幸暂未对墓葬主体造成影响。
“我们去年第一次发现墓道损坏后就向部门反映了,但到目前都未进行修缮。”萨方红解释,萨镇冰墓属于市级文保单位,根据《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萨氏宗亲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人,对可能改变文物结构和原状的工程修缮,需要上报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他们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自墓道去年损坏以来,他们已多次将损坏状况报给鼓楼区文物局、所属镇政府及社区,但至今未被修复。
沈葆桢第六代孙女沈园也向记者表示,沈氏后裔同样保持着每年清明前后对沈葆桢墓进行除草养护的习惯,沈墓左侧墓圈由于行人踩踏而开裂的状况已持续多年,并有加剧趋势。沈氏宗亲也曾多次具文向鼓楼区文物局反映,但至今未获修缮。
“墓葬身处荒山,历经风雨,多少存在不同程度年久失修的状况。”萨方红与沈园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两座文物的损坏给予更及时的关注。
部门:墓道尚能通行,后续将安排修缮
针对上述情况,鼓楼区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墓地本身保存状况完整。鼓楼区洪山镇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会在每年的清明节和秋季对墓地进行除草维护,确保墓地的整洁。目前,通往萨镇冰墓的石台阶部分石条倒下,但道路仍可以通行。后续将与洪山镇共同对墓地周边山体滑坡的问题进行治理。
鼓楼区洪山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国光社区根据要求,每个月会对墓地周边进行四次走访,检查墓地是否有破损等情况。社区干部都是直接从石条上走过去,因此暂时还没有报批修缮。接下来,镇政府将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安排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