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嘉琪
聆听一堂红色宣讲、体验一次非遗技艺、乐享一场暑假托管……这个暑假,一批又一批福州娃在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中度过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假期。为了让青少年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福州市积极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推出以“新”入“心”的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提供了暑期“充电”好去处,更让文明之花尽情绽放。
红色宣讲 激荡奋进力量
炎炎夏日,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福建红”宣讲团走进树兜社区,通过《致敬最可爱的人》、《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无名英雄”——蔡威》以及《勤俭质朴好家风——刘亚楼》等生动感人的故事,为社区的青少年儿童上了一堂堂深刻的红色教育课。孩子们被英雄人物的事迹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红色故事,学先进人物,悟家国情怀……这是福州市各地抓住暑假有利时机,深入青少年儿童中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实践。
在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晋安好少年们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建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的生动故事、红庙岭蝶变的过程;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40名少先队员走进中共福州市委旧址、勤廉馆、台湾会馆参观学习……从产业园区到古厝院落,一场场宣讲持续接力,一次次解读滋润心田,激发了青少年儿童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热情与使命感。
多样体验 编织绚彩画卷
选材、穿插、固定……8月27日上午,在仓山区下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工老师为暑假科普夏令营的30名青少年儿童细致讲解了编织手工扇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手工扇作品。“得知夏令营开班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已是第二年参加夏令营的小学生饶瑜轩说,在这里她收获满满,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和手工技能。
而在马尾区滨东社区,青少年们则沉浸在簪花的世界里。“簪花不仅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还被认为是吉祥福意的象征,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老师介绍了簪花的历史文化及其制作要点。听完讲解后大家迫不及待地着手尝试,仿佛化身为行走的“小花园”。
台江区红领巾小讲解员研学活动则科技含量颇高,不仅踏入侯德榜故居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科研贡献,还动手完成了“瓶子吹气球”和“牛奶密信”两个小实验,并用乐高积木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航天飞行器。
参观梁厝历史建筑、了解非遗竹编工艺、体验声光电力科学装置……榕城坊巷间,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多面立体的文化科学之美,编织文明实践绚彩画卷。
公益暑托 传递城市温暖
黄其坚是仓山区某汽修店的一名修车工,上班时常常早出晚归,妻子身体不好,丈母娘一个人看管不过来家里的三个孩子,每年寒暑假都令他十分头疼。
“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漆画艺术爱国主题夏令营活动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夏令营为期10天,免费提供包含午餐的全日托管,一共有12名学生,黄其坚9岁的女儿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参加好几年了,在这里,孩子有专人看管,还能辅导作业、学习漆画、外出参观,省心又放心!”黄其坚笑着说。
开展公益暑托服务,离不开一批批大学生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晋安区大名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自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辖区青少年提供课程辅导、体育健身、阅读指导等公益服务,与孩子们快乐互动,共度暑期时光。
这样的公益暑托服务在福州遍地开花,它们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采取“托管”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既解决暑假“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又丰富未成年人暑假生活,润物无声间传递城市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