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吴秋瑜 文/图
“感谢街道、社区的支持和帮忙!”8月27日下午,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学府街北三区5栋的居民代表卢阿伯为街道办事处和刺桐社区送来了两面锦旗,感谢街道、社区为他们成功翻修楼栋外立面所付出的努力。
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学府街北三区5栋因建成时间久,楼栋外立面出现裂缝、空鼓脱落、渗水发霉等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直是居民们的一个“心病”。
去年底,由开元街道和社区牵头,居民自筹资金,外立面成功改造,这也成为社区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
居民:“再也不用担心脱落的墙皮伤人了”
近日,记者现场走访见到,经过改造后的学府街北三区5栋外立面焕然一新。提起翻修改造,居民卢阿伯不禁竖起大拇指:“再也不用担心脱落的墙皮会砸伤人了。”
眼前的变化,得益于街道、社区、居民三方共同的努力。去年年底,开元街道、刺桐社区开始多次入户走访进行民意摸底,并发起楼栋外立面修缮翻新的提议。
当时,虽然不少居民都认为应该翻修,但还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小区建成年限较长,居民担心外立面翻修改造会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另一个是需要说服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翻修工作,并筹集资金。
为此,开元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邀请区住建局提供技术指导,聘请专业人员对房屋结构做了全面的“安全体检”。
在确保房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外立面升级改造被提上议程。刺桐社区积极收集居民诉求,最终生成三个改造方案,让居民可以“货比三家”。
有了方案,就要筹集资金。结合小区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在启用公共维修基金后,余下部分以业主为主出资、政府补贴部分的方式解决。为加快改造进度,街道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帮助申请公共维修基金,并申请到部分补贴。
街道:以点带面,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
但学府街北三区5栋的公共维修基金账上仅有6.4342万元,平均下来每户还需出资约2万元。“起初居民的意见并不是很统一,入户走访经常会吃‘闭门羹’。”刺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苕平告诉记者,为此,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积极与业主沟通,把情况理清楚、把问题说清楚。今年3月,在筹得38万多元资金后,学府街北三区5栋外立面翻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启动后,社区经常通过微信群,和居民们实时分享施工进度。在微信群里,业主有什么需求也会第一时间反映,工作人员、网格员24小时跟踪服务,立即协调解决。“修缮外立面需要暂时拆除空调外机,在炎热的三伏天,业主们也都没有怨言,用实际行动支持改造工作。”张苕平说。
8月18日,工程全面竣工。“开元街道地处老城区,不少老旧房屋也存在外墙脱落等问题。我们将总结这次的经验做法,发动更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以点带面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提升古城城市形象。”开元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洪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