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科专业“上新” “量子信息”报到

福州大学本科专业新增量子信息科学,首批招满30人;今年,国内该专业首批本科生毕业后实现全员深造

N海都见习记者

王灵婧

今年福州大学新增本科专业——量子信息科学正式纳新,首批招满30人。

“高大上”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究竟学什么?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这样的学科是否过于专业化、前沿化?海都记者专访福州大学物理信息工程学院钟志荣教授,揭秘量子世界的信息奇迹。

导航及通信领域 常见量子技术应用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融合了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旨在探索量子效应在信息处理、计算、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提及量子技术,“外行人”常望而却步,觉得遥不可及。其实,在导航设备、通信领域中就有这一技术的应用。

“当卫星要精确定位一个物体时,需要用到原子钟(光钟)进行准确授时。而原子钟的工作原理就用到量子物理的理论,特别是利用原子跃迁的现象来测量时间。”钟志荣教授介绍道,在通信领域,量子技术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由于量子具有测量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的特性,几乎不可能被破译,保证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目前,在发改委前瞻部署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先导专项部署的“墨子号”量子卫星项目的牵引和带动下,我国已经掌握了城域、城际以及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

雄厚师资支撑 “大咖”任学科带头人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福州大学等5所高校新增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至此,国内开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院校共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13所高校。

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这样的学科是否过于专业化?对此,钟教授直言,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三个大方向,分别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基础的阶段,真正比较专业的学习内容还得在硕博时期才能掌握。

对于新增的“高大上”本科专业,福大也予以雄厚的师资支撑。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郑仕标教授是福州大学该学科的带头人,去年,他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福州大学保持开放的教学态度,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学生可以通过福州大学SRTP项目申请加入科研项目中。

记者了解到,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设立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2024年,首批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并实现全员深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