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田米
见习记者 连铮 文/图
8月31日清晨,海都记者来到泉州市德化县杨梅乡西墘村,探访被誉为“红菇林”的神奇之地。从下高速路开始,记者驾车沿着森林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在成片的竹海和森林覆盖的大山中穿梭,各种虫鸣鸟声此起彼伏,空气特别清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山路,记者来到这个自然村落,因其盛产红菇,从古至今以红菇林命名。而色泽鲜红、口感甘甜、营养丰富的野生菌——红菇,更成为红菇林村民心中的骄傲与希望。
红菇喜欢生长在阔叶林下
在红菇林村落,红菇不仅是逢年过节时的馈赠佳品,招待贵宾的珍贵食材,更是坐月子时补气血的首选食品。每提起红菇,红菇林村民们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与满足的笑容,因为这是他们世代守护的宝藏,也是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红菇是大自然赋予村民的最好的礼物,它们喜欢生长在阔叶林下,那里湿度适中,既不过于干燥也不过于潮湿,为红菇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杨梅西乾村干部李昭娟对海都记者介绍说,对红菇的采摘并非易事,它们的生长对天气条件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既要有阳光普照,又要有雨露滋润,这样的“天时地利”才能孕育出最优质的红菇。
因此,每当第一节芦苇花开的季节,村民们便满怀期待地迎接红菇林的丰收季。第二季就是农历七月到八月初,这季采完基本就结束了,想要新鲜的红菇就要等明年了。
每年农历五月和七月最忙碌
记者来到温启仁的家,今年58岁的他和妻子方秀莲一直生活在村里,也是这片红菇林最忠实的守护者。自幼年起,温启仁便跟随长辈学习砍毛竹、采红菇、挖冬笋等林业技能,以山为家,以林为业,用勤劳的双手与红菇林结下不解之缘。每年农历五月和七月,是他们夫妻最为忙碌也最为期待的时间。
“这里两朵红菇,长得很好看。”我们一行三人跟着温启仁来到一处红菇点,走进树林,眼前都是陡峭的山,不时会在枯树叶下面发现红菇。脚下时不时会踩到石块,石块顺着坡往下掉,很不好走。“只要没被采摘过,走在红菇生长的地方,是很容易看到红菇的。”温启仁边摘红菇边给我们介绍,不一会儿就采了好几朵红菇。
晚上十点多
就上山采摘红菇
温启仁告诉记者,为了抓住红菇的最佳采摘时机,他们夫妻两人分两路,在晚上十点多便提着篮子、戴着矿灯帽,踏上崎岖的山路,开始一天的劳作。尽管山路陡峭、夜色深沉,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丰收的渴望与期待。
“昨晚十点多出门,今天大概采了十多斤鲜红菇。”上午十点半,阳光洒满山林,我们在村口遇见方秀莲提着一篮子红菇回来。走近一看,篮子里装满新鲜采摘的红菇,红菇小巧玲珑、色泽鲜艳,看着非常诱人。
“今天算是满载而归了。”方秀莲笑着对我们说。她回到家中,立马小心翼翼地将红菇上面的泥土擦干净,一朵朵放在自己用竹子编的烤笼里,底下放一盆炭,红菇经过一天一夜炭烤就干了,这样烤干后的红菇很香,也更有利于保存。
据了解,红菇林村里,每年大概有一百来斤的野生干红菇收成,只要你在红菇丰收季来到红菇林自然村落,都可以看到每家每户在烤红菇。“红菇林的红菇特别抢手,不用去市场卖,每年都有人上门收购。”温启仁说,除了干红菇好卖,新鲜的红菇则会被用来煮汤、面条、米粉等,这种独特的甘甜与鲜美,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