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来到泉州,这趟骑行之旅才完美”

70岁的摩洛哥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历经7个月,途经15个国家,骑行1.5万公里抵京,之后又专程来到泉州参观伊本·白图泰雕像和展览

卡里姆·穆斯塔与伊本·白图泰雕像合影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见习记者 连铮/图

9月3日,70岁的摩洛哥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追随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

这是卡里姆·穆斯塔历经7个月,途经15个国家,骑行15000公里,抵达北京后,在中国的最后一站。他特地前来探访泉州海交馆,参观伊本·白图泰雕像和馆内展览。他被泉州这座城市吸引,称之后会带妻子专门来拜访。

与雕像合影,将带妻子专门拜访

今年2月,卡里姆·穆斯塔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出发,横穿非、欧、亚三大洲,途经法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在8月29日顺利抵达北京,实现了自己践行伊本·白图泰精神、重走丝绸之路的梦想。

“我追随伊本·白图泰的足迹,从卡萨布兰卡一路来到北京,现在是专程来一趟泉州,想探寻伊本·白图泰在泉州的足迹。”3日下午,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卡里姆·穆斯塔激动地说道。

眼前这位年至七旬的卡里姆·穆斯塔,身着一件印着此次骑行之旅路线图、途经国家国旗的骑行服,看起来格外硬朗。他说,大多数的摩洛哥人都知道泉州这里有一座伊本·白图泰的雕像,所以到了北京后,他就一直想来泉州看看。

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在世界史上与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尼可罗·康提并称“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他曾历时几十年途经三大洲40多个国家,到达我国的泉州、杭州和北京等地,沟通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的联系。

在泉州海交馆内,伊本·白图泰雕像立于伊斯兰馆外。卡里姆·穆斯塔来到跟前,与雕像合影留念,向伊本·白图泰致敬。

“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馆内,卡里姆·穆斯塔看到这里记录着《伊本·白图泰游记》里描述泉州的这样一句话。泉州海交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伊本·白图泰笔下,泉州“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该城花园很多,房舍位于花园中央”。

泉州市文旅局和泉州海交馆向卡里姆·穆斯塔送去一把印有泉州特色符号的扇子和“刺桐花开”胸针。卡里姆·穆斯塔感谢赠送的泉州礼物,回国后,他将把这把珍贵的扇子转赠给妻子。

“来到了泉州,我这趟骑行才算真正结束,才完美,我保证,下次带我妻子悄悄来拜访。”卡里姆·穆斯塔表达了对泉州这座城市的喜爱。

重走足迹,向伊本·白图泰致敬

那么,卡里姆·穆斯塔此次为何要以骑行的方式追寻伊本·白图泰的足迹呢?

“伊本·白图泰在摩洛哥人眼里,是伟大的旅行家,是中摩、中非友好交流的使者,在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此次骑行是想向他致敬。”卡里姆·穆斯塔说道。他很早就读过伊本·白图泰的游记,对中国充满向往。他表示,中国是东方大国,想要了解中国,就一定要亲眼去中国看一看。而这次骑行重走伊本·白图泰的足迹,他也做到了同样的事,探索世界、探索中国,向世界人民展示,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另一方面,他需要一直在路上,喜欢骑行过程中努力超越自我的感觉,以及感受着沿途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谊。这些支撑着他即使途中碰到很多困难,但从没想过放弃,必须抵达终点。

“我喜欢运动,年轻时是摩洛哥游泳队的一员,后来喜欢上跑步,参加世界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2019年,又爱上骑行,开始在各个国家间穿梭。”卡里姆·穆斯塔分享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