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州于山曾有座“没有校园”的大学

75年前培养出数千“新福建”的建设者,是福建省委党校的前身

九十五岁的翁其华(左)和九十六岁的林朝荣(右)畅聊同学时光

N海都记者

吴雪薇/文

马俊杰/图

9月,是莘莘学子感念师恩的月份。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百废待兴的岁月里,福州于山曾建起一所“没有校园”的大学,培养出数千名优秀青年干部和人才。它就是福建省委党校的前身——福建人民革命大学(以下简称“福建革大”)。2024年9月,恰逢福建革大建校75周年,在位于福州于山的福建革大校史馆内,几位年已耄耋的革大老学员,将“福建革大”的那段光荣历史,向海都记者徐徐道来。

在炮火声中创办

顺着著名的福州白塔定光寺,穿过法雨堂东侧一个月形洞门,曲径通幽,其中别有洞天。拾级而上,至古朴肃穆的戚公祠一侧,苍翠掩映的一方小院里,福建革大校史馆及纪念碑无声肃立。75年前,福建革大的师生们在此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在百废待兴的艰苦环境中,满怀希望地描绘着建设福建新蓝图。

1949年5、6月份,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陆续解放福建各地。8月11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建瓯召开胜利会师大会,由解放军三野十兵团、长江支队、华东南下干部、南下服务团和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共同组成解放福建、接管政权的主力军。如今的福建革大同学会副会长,革大一部5班班主任郝云之子郝征宇向记者介绍,当时福建的地方斗争形势复杂,地方干部严重不足,而南下干部因为语言不通、习性不同、情况不熟,开展基层群众工作遇到一定困难,因此中共福建省委决定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创办一所福建人民革命大学。

当时全省还有21个县尚未解放,国民党的飞机经常来骚扰、轰炸,福建革大在炮火声中正式创办。1949年9月25日,福建革大正式开学。

1949年9月20日的《福建日报》刊登了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招生简章及相关报道,引来不少知识青年踊跃报名,几天之内报考人数就达6000多人,省委不得不将原本1500人的招生计划扩大到2500人。时年20岁的林朝荣正在其中。

当年的林朝荣就读于福建体育师范学校,后并入林森师范学校,听闻福建革大招生,便兴奋地报了名。“那时候的热血青年都非常向往革命,革大是我们革命青年心目中的‘最高学府’。”如今已96岁的林朝荣回忆起那段时光,依然心潮澎湃。

报名没有什么硬性门槛,只要心向革命,政治清白,通过入学考试便可以入读。老学员们回忆,考试考的是一些与政治形势相关的内容,但没有发布成绩。10月21日新生录取放榜,林朝荣赫然在列。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福建革大的校部设在于山下的原“新生活俱乐部”(后曾为福州军分区驻地),下设一、二、三部和直属科。直属科及下属一班、二班,二部及下属一班、二班、五班都设在于山附近,白塔定光寺、戚公祠、格致中学等地都曾是他们的课堂。而其他部班散落在前后屿、光禄坊等处。郝征宇介绍,因学校资金不足,没有校园校地,各个部班均是借用空房“哪里容得下,就在哪里办”。当时的于山庙宇荒废,遂成为福建革大的主要校址。

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兼任校长,省政府副主席方毅兼任副校长;带队南下的“老红军”伍洪祥担任教育长兼校党委书记,老师们就是来自三野十兵团、长江支队等的华东南下干部。师生都是供给制待遇,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睡觉没床,打地铺;上课没桌子,就用小板凳;敌军飞机来轰炸,就疏散到近郊继续学习……许多班组课余种菜、挑水运柴来保证生活供给。

二部三班的老学员翁其华回忆,政治学习与文娱活动相结合的丰富校园生活,给了他很多温暖回忆:同学们在学习“社会发展史”时,观看京剧《赤叶河》,深受启迪;校部创办《学习》校刊,出版了28期;各部班也办起自己的墙报,还组建有秧歌队、歌咏队,都对推动学习起了良好的作用。

福建革大(一期)于1950年4月结业,通过半年的学习,学员们响应号召,“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2200多名学员奔赴全省各地,哪里最困难就冲向哪里,有些学员甚至在战斗岗位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难忘师友切磋谊,牢记摇篮哺育恩。”谈起福建革大的学习历程,95岁的翁其华动情地说道。经过罗源、闽侯等地土改与经济建设工作的锤炼,之后翁其华扎根《福建日报》,为福建省的新闻工作奉献了一生。林朝荣则服从组织分配,在30多年间先后参与到福清及闽侯一带的土改、贸易、社会建设工作中,最终在水利战线奋战30余年。

虽然仅开办了短短三期,但福建革大开启了福建社会主义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先河。福建革大师生在各条战线上为福建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