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国庆即将来临,泉州好戏连台,将推出118场公益性文艺演出,涵盖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和闽南歌舞等,广大游客来泉旅游时,可前往会演地点、国有院团、大剧院、古城演出点等地打卡观赏,近距离感受“闽南戏窝子”的独特魅力。
“刺桐花”戏剧会演 梨园戏连演六天
记者采访了解到,“刺桐花”杯第35届泉州市戏剧会演将在国庆假期举行,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前往梨园古典剧院、泉州高甲剧院、惠安县文化中心、南安市高甲剧场等演出地点,看新编梨园戏《缇萦》、高甲戏《七步诗》、掌中木偶戏《惠安张岳传》、梨园戏《高文举》古本、高甲戏《开台新曲》、高甲戏《驯悍记》、掌中木偶戏《一鹤“飞”》、南音《弦管雅乐千古传》、提线木偶剧《霍去病》、原创歌舞剧《大海铭记》等,众多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将为市民游客呈上精彩的戏曲文化大餐。
同时,9月30日至10月5日每天19:30,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将举办2024梨园戏国庆演出周活动。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具有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
南音专题演出 高甲戏下基层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居住地区,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10月1日至5日,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将在南音艺苑推出南音国庆专题演出。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闽南泉州、晋江、南安、龙海、淖州以及厦门、同安等地区,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10月1日至7日,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将携高甲戏、打城戏优秀传统剧目到晋江、石狮、惠安进行下基层惠民演出。
大型情景文艺演出 《遇见泉州》将上演
泉州的提线木偶剧源自古代悬丝傀儡戏,是傀儡戏中的一朵奇葩,演员们十指悬丝、张弛有度,灵活自如地操纵着木偶表演,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10月1日至7日,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将在泉州市木偶剧院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演出。
此外,10月1日至5日,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将在泉州歌舞剧院上演,这是一部集中展示泉州文化元素的旅游演艺剧目。第32届“威远楼之夏”戏剧节、百姓大舞台“庆国庆”文艺晚会将在泉州古城举行,泉州多个县(市、区)的文化剧团也将推出公益性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