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想好好听课,但就是做不到”

小男生上课老走神,求助学习困难门诊;医生提醒,多动症导致学习困难较常见,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N海都记者

刘薇/文 医生供图

“医生阿姨,我没办法好好听课,每次都考不及格,我是不是病了?”在学习困难门诊,泉州11岁的洋洋(化名)边说边掉眼泪。

开学后,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又“热闹”起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阅读、书写有困难”……带着各种学习问题的家长和孩子纷纷来到门诊,寻求专业帮助。

案例:每次上课都发呆走神 妈妈说他态度有问题

近日,洋洋牵着叔叔的手,走进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长得蛮高的,看着挺文静、内向的男孩。”这是周淑丽主治医师对洋洋的第一印象。

洋洋告诉周医生,从一年级开始,他的成绩就不好。后来,他慢慢发现自己跟其他同学不太一样。上课时,其他同学都能认真听讲,他却不能,经常走神,被老师批评。他不想这样,每次上课都给自己鼓劲,下定决心认真听讲,但听个几分钟又会发呆。自己是不是病了?他与爸爸妈妈讲,想去医院看看,但爸爸妈妈却说他学习不认真、态度有问题,所以成绩才会差。在这样的批评声中,洋洋升到了五年级,他的问题始终没能解决,成绩一直在班上垫底。

“医生阿姨,我真的很想好好听课,但就是做不到。”在周医生面前,洋洋委屈又难受,眼泪止不住地掉。

从孩子的描述中,周医生发现,除了学习方面的困难,洋洋明显出现了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当天,周医生为洋洋做了智力、专注力等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孩子的智力正常,但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

周医生建议给予洋洋药物治疗,并辅以行为训练、心理疏导、家庭管理等综合治疗,通过医+教等方面配合,使洋洋的症状得到改善。

医生:学习困难不是一种疾病 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9月份开学两周后,也就是近半个月,学习困难门诊患儿明显增加。大部分集中在小学阶段,以一年级孩子居多。”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周淑丽主治医师告诉海都记者,这些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有不适应小学生活的,有学习跟不上的,有注意力不集中的。

周医生介绍,学习困难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孩子学习状态不好、学业表现不佳。关键是要找到背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从接诊的情况来看,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是因自身发育或疾病引起,如多动症、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精神发育迟滞、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孤独谱系障碍(即孤独症)等;一部分是因教育与环境因素引起,如,父母过于严厉、期待值过高,教育方式不妥,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等。

还有一部分家长因“成绩焦虑”带孩子来看诊。“我接诊过一名二年级小孩,门门功课考95分以上,家长却很忧虑,觉得别人考100分,你为什么考95分?”周医生指出,家长的“成绩焦虑”不等于孩子学习困难,建议家长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建议:

注意力不集中

应带孩子就诊

据了解,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导致学习困难的患儿较为多见。

“如果观察到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自我控制力差等学习困难表现,同时,老师也反馈孩子在学习、注意力等方面有问题,建议及时带孩子就诊。”周医生表示,经检查评估,如果孩子确实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心理教育及功能训练等。对于多动症患儿来讲,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周医生强调,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又不听话,家长们不能一味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应当帮助孩子排除其是不是存在学习困难,以及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困难,必要的情况下尽早接受专业的帮助或治疗。与此同时,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去理解孩子,不要老说教,要多给予孩子表扬,少批评、少指责。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