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燕
“一滴油一项承诺,这是为乘客的每一次出行安全保驾护航。”谈起给飞机加油的工作,本来还侃侃而谈的郑立帆笑容一顿,一脸严肃。他说,航空油料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行驶,一次看似简单的加油作业,却不容任何闪失,“每一步都很重要,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不能心浮气躁,要保持冷静稳重,将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这不仅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们航油每位加油员对自己的要求”。
成为一名飞机加油员,郑立帆一开始也是出于好奇。郑立帆说,进入航油前,他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和众多老兵一样,想继续找一份延续军人使命、充满担当的职业。2018年,机缘巧合下,他看到了民航飞机加油员的招聘公告,这个职业的神秘让他特意去翻阅了不少资料。后来,看到了“五有”航油铁军的介绍,看到了飞机加油员在工作中铿锵有力的动作,那种“竭诚服务全球民航客户,保障国家航油供应安全”的使命感,瞬间让他热血上头。“我当时想,它就是我军旅生涯的延续,是我想要的职业。所以,我第一时间报名了,最终也如愿进入中国航油,成为一名飞机加油员。”
长袖外套、长裤、反光背心、帽子、厚手套和厚底鞋,这是每位飞机加油员工作时的“标配”,即使三伏天也不例外。郑立帆说,从业7年,特别是夏天要在噪音中和烈日下作业,他已经习以为常。
夏天,接到加油指令后,郑立帆会驾驶着加油车,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入机翼下,保持0.8米的安全距离。此时,停机坪地面温度达到60℃。发动机关停后,气温从220℃降至80℃,机翼下仿佛一块“铁板烧”。停在远机位上下客的飞机,继续开启着APU(辅助动力装置),APU发出的轰鸣声浪,不断向他袭来。而后,加油车入位、放置轮挡、连接导静电线、连接航空器加油接口、检查确认、开始加油……在完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加油作业后,纯净透明合格的3号喷气燃料,就源源不断地加注到飞机油箱中。最后,还要进行“三到四确认”检查复核。逐项全部确认后,才能将加油车安全驶离加油作业区域,“加油的每个环节要做到心无旁骛,那时候,眼里只有飞机加油作业,感受不到那灼人的热气”。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航油。”郑立帆把军人身上的那股爱国精神延续到自己的工作中。儿子出生那一年,正值疫情肆虐时期,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郑立帆主动在航空加油站整整坚守了40余天,“见到我儿子那一刻,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我,第一次眼泪刷刷往下掉”。兢兢业业奋斗至今,郑立帆也成了加油分队长。
在工作之余,他还干了件大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发挥自己新媒体技术的特长优势——以工作实际写了安全教育视频的脚本,制作了以分队中加油员为形象的提线木偶,还联系了提线木偶表演老师协助表演,最终拍摄完成了第一季四集的安全教育视频。视频一发布,得到了社会和业内的极大肯定,“万里航程,从油开始,‘零失误’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今后,我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每一位乘客的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