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李智锰 文/图
国庆刚过,又迎重阳。10月11日是重阳节,作为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南安蓬华镇,尊老敬老是其传统美德,每年重阳节,从上级党委、政府到各村党组织、社会贤达都会通过各种渠道、用各种方法向老人们表示敬意。10月7日,记者来到蓬华镇华美村,探访百岁老人陈闸英,听她聊聊跨越世纪的长寿秘诀。
热情好客,邻里都爱找她唠嗑
前一天的雨水,让整个村庄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不远处的山林时不时传来清脆鸟语,让人心旷神怡。
在院子门口,记者就见着正在散步的陈闸英。老人居住的房子有一定年份了,但是院子整洁干净,房屋家具一尘不染。
见着客人上门,老人一边乐呵呵地打招呼,一边行动自如地搬过椅子招呼入座,回过头还招呼家人赶紧泡茶。
陈闸英老人生于1921年,眼里有神,面容慈祥,说话始终带着和气的笑容,精神健旺。
交谈间,老人思维清晰,当记者的同伴说是安溪人时,她就和记者聊起自己17岁从安溪县金谷镇东溪嫁到华美村,至今已有86年。
让家人欣慰的是,尽管老人年事已高,但依然能够生活自理,耳目聪明。平常大多在自己院子里溜达,偶尔门口的台阶也能溜达下去,到周边散散步,而且老人很好客,人缘很好。
在记者和老人拉家常的时候,院子门口时不时有人经过,大多都会探头进来和老太太打个招呼,聊几句话再走。有的路人见老人在和记者聊天,还走进院子,陪着多聊几句,她也都很热情地回应,起身搬椅子,让客人入座喝茶说话聊天。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如今老人的生活起居都在华美的家中,虽然家中子女大多在外工作生活,但为了照顾老人,他们自觉排班,轮流回家赡养老人。这段时间刚好轮到老人的三儿子照顾。
“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好的家业,不能因为我,把孩子们给羁绊住,得让他们去奋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老人心平气和地说,儿子们会每月轮班,保证她身边24小时有人在,逢年过节孙辈也都会特地回乡看望她。
“下边的牙齿已经补了十几年了,上边的牙齿是前几年自己去找牙医补的!”当记者表示很是羡慕老人的一口健康好牙时,她乐呵呵地说“一颗才100多块钱”。一旁的家人补充道,前几年老人手脚更灵便,家里还会时不时给她一些零花钱,她自己攒着钱就去把牙齿做了。
老人说,自己不挑食,家里做什么就吃什么,不能在吃的上面为难家里人。而且,自己每天晚上七八点就睡觉了,第二天6点左右就会起床在院子里溜达了。
华美村干部告诉记者,仅华美村就有90岁以上老人30多人,每年镇里、村里都会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为老人们举办敬老宴。一边的老人听完点着头表示,现在的生活,可是比以前好太多了。
儿孙孝顺、生活规律、心气平和……这些或许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