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今年国庆节假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闽山闽水物华新——来福地品福茶福味”主题,联动各地开展1100多场潮玩节会、文博展览、文艺演出、趣味游玩等丰富多样的特色文旅主题活动,并组织开展2024年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系列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到福建开启“有福之旅”,拉动文旅市场人气热度持续攀升。
“十一”假期,福建跟团游、自驾游、乡村游、县域游、红色游、周边游等多点开花。131家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人数784.30万人次,同比增长21.0%。其中11家12处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共接待游客705.54万人次,同比增长28.32%,文旅消费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23.2%。据第三方测算,2024年国庆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817.52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315.3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和11.3%。
宝藏小城开辟“新赛道” 红色旅游“圈粉无数”
“中国红”成为假期文旅市场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参观红色主题展览、游览红色景区、探寻红色遗迹成为广大游客庆祝国庆的热门方式。省文旅厅发布红色旅游宣传片《山海红福》,启动“歌唱祖国”大家唱全省群众歌咏系列活动,线上线下1344万观众热烈响应,福州五一广场、龙岩人民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留影。“追寻红色记忆 祝福伟大祖国”2024福州亲子红色旅游季、福州船政文化景区《最忆船政》实景演艺项目、上杭古田旅游区“国庆红色微剧场”、宁德寿宁下党村等备受追捧。龙岩上杭古田旅游区累计接待人数6.51万人次,同比增长30.1%。
随着旅游市场回归常态,更多游客喜欢不计划、不扎堆的慢充式旅游。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酒店躺游等具备更强松弛感、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欢迎。“这个假期,我省拥有小众自然风光、悠久历史、传统建筑、特色美食的‘宝藏小城’热度持续攀升。”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南安“梦幻盈溪 戏剧巡游”、南平邵武和平古镇“盛世和平,昼锦荣归”活动、龙岩武平“魅力武平·街艺兴贤”街演、宁德福安白云山第五届“向云端·共奔赴”音乐帐篷节暨户外运动嘉年华热闹非凡。三明将乐县龙栖山森林康养小镇、尤溪县桂峰村、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等地迎来大批游客开启赏秋之旅。全省监测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接待人数431.1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
文化过节成“流量密码”
新业态助燃城市“烟火气”
各地围绕国庆主题,精心策划文艺演出、非遗民俗、文博展览等主题活动,打造“可观、可感、可玩”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市民游客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期间,漳州古城非遗民俗秀接连上演,仅假期首日客流量就超26万人次;福州“三条簪”、泉州“簪花围”持续火热。此外,各地文博场馆创新推出特色展览、研学体验和博物馆夜游等289项活动。全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6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各地音乐演艺、精品剧目演出、街头文化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旅行+演艺”成为假日热潮。“十一”假期,我省国有文艺院团共开展演出520多场,观演人次超40万;营业性演出场次95场,观演人次10.6万,演出收入1403万元。
国庆假期,家人朋友难得一聚,总少不了在吃上花点心思。省文旅厅推出“一碗福建”福味来系列,发布打卡厦门、福州、漳州美食和“来泰宁品丰味”“琅岐红鲟鲜不可挡”“宋元泉宴”“莆田卤面”“古雷鲍鱼”等视频推介,让因“食”兴起的“口味游”成为体验感丰富的“品味游”。此外,各地积极打造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解锁夜游新体验、新玩法,为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福州三坊七巷上新《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秘;在同安影视城,火遍全球的“黑神话悟空”亮相,市民游客不仅能重走西行之路,还能“腾云驾雾”,与“黑神话悟空”打卡拍照;莆田湄洲岛全新大型文旅演艺项目《印象·妈祖》国庆假期盛大启幕,引发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