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故事绘 上一版 下一版  

家事不小

逃跑新娘

婚礼后女方拒领证 不返还彩礼还玩失踪

举行婚礼后,女方拒绝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经法院调解后,仍未归还彩礼,还长期出逃在外。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涉民生、涉企业执行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其中公布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执行案。

2017年,严某(男)与刘某(女)经人介绍相识并确定恋爱关系。2019年,两人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但刘某随后以双方矛盾较大、不宜共同生活为由,拒绝与严某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及各自父母沟通无果后,严某向天门市人民法院提起婚约财产诉讼,要求刘某返还彩礼30万元及黄金首饰。

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刘某向严某返还彩礼28万元,并归还严某赠予的黄金首饰等物品。调解书生效后,刘某逾期未履行义务,严某遂申请强制执行。此后,执行法官依法向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多次通过电话劝刘某履行义务,但刘某以彩礼及黄金首饰在其父母手中为由拒绝履行并停用联系方式,执行陷入僵局。

说法

构成“拒执罪”

女子被逮捕

2022年7月,严某以刘某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向天门市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天门市法院受理后认为刘某的行为符合“拒执罪”构成要件,决定对其实施逮捕。

2023年3月底,福建省某市公安机关根据网上追逃信息将刘某控制并通知天门市法院。天门市法院迅速会同天门市公安局干警转战2000公里,将刘某逮捕归案。此时刘某才悔不当初,立即联系其家人将全部义务履行完毕,严某向天门法院申请撤回刑事自诉。

天门法院法官助理周榆泰认为,婚约彩礼的返还问题,看似是小事家事,却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

该案中,依法打击拒不履行判决裁定义务的行为,既维护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也对其他存有侥幸心理的被执行人产生了威慑效果。

(法治日报)

前夫疑云

女子找人冒充前夫

持假证抵押前夫房产

近日,家住苏州市吴江区的市民欧文刚反映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前妻使用他的身份信息办理了假身份证和假结婚证,证件上的信息是他的,照片却是另外一个男人的。之后前妻带着这些假证及房产证与他人前往苏州市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其目前所居住的房屋办理了抵押登记,向典当公司借款70万元。由于这笔借款没有及时还款,典当公司向昆山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导致房产面临被法院查封的境地。

欧文刚说,他去银行办理业务时,查询到自己的征信存在问题,最终,在他反复追问下,前妻才承认此事。

欧文刚认为,由于相关抵押登记手续采用假证办理,而且材料上的签名也不是自己的,自己完全不知情,苏州市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对证件审核不严,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说法

前妻未还款房屋或被法拍

不动产登记中心是否需担责?

昆山市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经比对典当公司留存的欧文刚前妻孙丹丹、“欧文刚”结婚证与欧文刚提交且经典当公司确认的结婚证,比对欧文刚身份证与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留存的“欧文刚”临时身份证,典当公司处的结婚证、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处的临时身份证“欧文刚”照片明显与欧文刚本人形象不符,与欧文刚身份证照片亦不符。

昆山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合同没有欧文刚本人签字,以虚假手续骗取办理的抵押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签订典当合同过程中,孙丹丹向欧文刚隐瞒借款事实,孙丹丹收款后的资金流向,也无法证实借款用于共同生产生活,该部分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债,欧文刚对此不承担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孙丹丹向原告返还借款本金并承担息费,然而,由于孙丹丹迟迟未能还款,欧文刚目前居住的这套房屋面临着被法院查封拍卖的境地。

苏州市吴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施国平表示,之前由于系统存在漏洞导致持假证办理抵押登记行为的发生,目前抵押登记已经撤销,如果当事人认为当初办理抵押登记时由于存在问题,从而造成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律师认为,不动产登记中心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要看在办理抵押登记时是否尽到专业、严谨的审查职责。如能够证明不动产登记中心有明显过错,不动产登记中心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扬子晚报)

姓名之谜

妈妈要给孩子改姓

可这个姓和他们家毫无关系

一本薄薄的户口簿,不仅透露着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信息,还和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各个人生阶段的节点——出生、读书、婚姻、就业、死亡等紧密联系。

近日,一名妈妈来在杭州长庆派出所窗口咨询:“我想把孩子的名字改一改。”

根据《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除父母双方同意外,还应当征得本人的同意。“需要孩子和丈夫都在场,他们都要同意。”户籍民警王亚提醒她。

“我是想给孩子改姓。” 妈妈又说。

难道父母离异了?但按规定,即便父母离异,孩子改姓,也需要离异双方和孩子都同意。

“不不,孩子姓肖,我想改成‘萧’,都是一个发音。” 王亚一看户籍资料,孩子刚上小学,名字叫起来朗朗上口,孩子的爸爸和妈妈也都不姓“萧”。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这些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王亚把法律条款告诉她后,她没说话,走了。

第二天,孩子妈妈带着孩子爸爸、孩子一起来了窗口,“不改的话,我都吃不下,睡不着”。

“我们家老爷子查过了,族谱里祖上都是这个姓。”孩子爸爸无奈地摇摇头。

户籍资料上,孩子爷爷也姓肖,“根据法律规定,孩子的爸爸、爷爷、曾祖父都要同一个姓才可以,如果孩子改,他们的姓氏都要改……”王亚说。

“我不愿意改。”孩子发话了。

但妈妈还是不肯放弃,隔了几天,她又来了。王亚看出她有些焦虑,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要坚持改姓?

“我孩子很乖也晓得体贴人,我们都不用怎么管。”孩子妈妈叹口气说,“就是不喜欢读书,人家说给孩子改个姓就可以改运。我去查了资料,原来是没有这个肖姓的,是‘萧’字简化而来的,反正两个字发音一样,就想给孩子改过来。”

“这两个字不一样,不是异体字关系,也不是繁简字关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肖姓在全国姓氏排第33位,有700多万人姓这个姓。”王亚翻出资料,“你看,上面说,这两个姓从春秋开始就已经有了,汉朝也有姓肖的,明朝还出了一个姓肖的解元呢,考了乡试第一名,乡试可是当时的省级考试啊。”

“改一个和自家毫无关系的姓,长辈知道了,会怎么想?孩子的同学会怎么说?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王亚劝说,“你是关心孩子,但现在这么想太着急了,我们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多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靠改个名字,成绩就变好了。”

最终,妈妈想通了,“不改了,我们回去吧”。

说法

变更姓名需谨慎

所有证件都需变更

民警介绍,这两年,一些家长带孩子来改名,一问原因,都是听信了“改名改运”的说法。不仅孩子,一些成年人要改名,也是想要改运。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成年后,可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通过姓名变更,变更自己的姓名。

现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博主分享自己改名字的帖子,有的博主虽然改名成功,但后续各种烦琐事情让他们觉得后悔。

根据规定,变更姓名后,其原本姓名持有的房产证、机动车车辆产权证、银行卡……都需要相应做变更,如果涉及学历文凭,也需要去相关部门做变更;像大家现在习惯使用的手机支付绑定的账号,也一样要做变更。(都市快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