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防控高血压,学会低钠盐膳食

专家表示,血压控制达标,与高钠、低钾膳食也有很大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减少饮食中钠盐的摄入

据全国统计资料,我国高血压人群达3亿,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位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可以引起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脏病等脏器损害。但是我国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率只有16.8%,也就是五个高血压患者中还不到一个血压控制达标。引起血压高的原因很多,其中高钠、低钾膳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减少饮食中钠盐的摄入,2024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也发布了《中国低钠盐推广使用指南》,推荐对低钠盐的使用。

以钾代替部分钠,低钠盐咸味不减

最新的202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收缩压每增高20mmHg,或者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增加1倍。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钠盐摄入量近10g,超出WHO推荐量的两倍多,而钾摄入量仅约为推荐量的一半。

低钠盐是一种特殊工艺处理的食用盐,其特点是在保持咸味的同时,降低钠的含量并增加钾的含量。就是将食盐中的部分氯化钠替换成等量氯化钾的盐,其比例通常为:75%的氯化钠+25%的食品级氯化钾。

那低钠盐安全性如何?低钠盐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美国FDA将低钠盐的风险评估为“一般公认安全”,这意味着日常可以放心使用低钠盐膳食,笔者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使用低钠富钾盐多年了,味道上感觉和普通钠盐没有明显区别,价格贵一些,但也在普通居民可承受范围内。

目前,在我国的大型商超及网上购物平台,都可以方便买到低钠盐。

多数人群适合低钠盐膳食,肾功能不全者不推荐

《中国低钠盐推广使用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低钠盐膳食,可以辅助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减少全因死亡。

同时,还推荐中老年人群,甚至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也低钠盐膳食,可以减少新发高血压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

指南不但建议家庭低钠盐膳食,也建议养老院、餐厅和外卖、食品加工企业均用低钠盐代替常规钠盐。有专家指出,推广低钠盐的公共卫生意义,是任何降压药物所不能比拟的。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钠盐膳食呢?当然不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排钾能力下降,低钠盐膳食容易引起高钾血症。特别是已经确诊高钾血症的患者,亦不建议低钠盐膳食,避免出现心律失常等风险。

□小贴士

控盐小妙招

还要注意“隐形钠”

许多食物“隐形”含钠,如各种调味品(味精、鸡精、酱、调味酱)、熟肉蛋制品、海产品、烘焙类食品、各种面制品、咸味零食,甚至甜味饮料,不但含有食盐钠,还有各种添加剂,都含有隐形的钠。

按我国法规,所有包装食品都要注明其中的钠含量,所以买回来的食品中,可参考包装后面的“营养成分表”看钠的含量,可以把钠转化为食盐的含量。一般来说,1000毫克钠≈2.5克食盐,我们每日5g食盐是要扣除这些隐形钠换算出的盐量。同一类型的食物,尽量选含钠少的品种。

此外,还有一些含钠高的蔬菜,如芹菜茎、茼蒿、小茴香等,在烹饪时也要适当少放食盐。

另外,改变嗜咸习惯。耐受重口味,其实是味蕾敏感性下降的表现,坚持清淡饮食,我们的味蕾也会重新恢复敏感性。购买1g或2g的标准勺来放盐,可以帮我们精确控制每日全家美餐的钠盐量。

当然还可以用风味食物来代替食盐调味。比如,利用洋葱、青椒、番茄、香菇等蔬菜本身的风味来调味,也可以利用醋、柠檬汁、番茄汁等各种酸味调味汁来增添食物味道,以减少钠盐的摄入。

(本文由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内科林建珍副主任医师撰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