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福建日报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详细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
走进澳角村,岛礁星罗棋布,渔船丰收满舱,游人踏浪嬉戏,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澳角村立足“海”的优势,推动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微商、乡村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一条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新路子。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经来过这里。时隔23年,看到乡村发生了巨变,他深感欣慰。他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
“澳角生态好、风光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角村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村庄南部的兴海大道。前方是澳角湾,村民称为“前江”;后方是一排三四层独门独院小洋房。
总书记下车后,村党委书记林华忠当即迎上去。天朗气清,海面景象一览无余。林华忠指了指海上两座奇特的岛屿说:“近的是虎屿,如猛虎伏地;远的是龙屿,似巨龙横卧。”
澳角村地处东山岛东南突出部,东海和南海交汇处,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从地图上看,南北各有一处月牙形天然海湾,即澳角湾和乌礁湾。龙、虎、狮、象四座小岛屿镇守东南,组成奇妙的“海上动物园”。
蓝天白云,海风轻拂,白浪逐滩。总书记直夸这里生态好、风光美。林华忠向总书记讲述起澳角湾的生态蝶变。
澳角人向来靠海吃海。有一段时间,近海水产养殖快速发展,一些养殖户为追求数量和规模,在海岸私搭乱盖,垃圾污水直排入海。兴海大道前的这片海域,海带、鲍鱼吊养曾经比比皆是,海面上漂浮着泡沫浮球,沙滩上夹杂着泡沫粒。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当地推进海湾生态治理,划定禁养区与可养区,引导养殖户有序向可养区集中,用新型环保塑胶网箱、塑料浮球升级替代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养殖设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重建海上生产秩序。同时,当地还建立了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在全岛推行城乡污水一张网收集处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慢慢地,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自觉行动。如今的澳角,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生态本底重现;人海和谐、富美与共的和美画卷又见。总书记频频点头,为当地海洋生态保护成效点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澳角,碧海银滩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林华忠说,生态环境好了,澳角村变靓了,游客多了,经济也更活络了。
“保护好生态环境,向生态环境要发展。”林华忠说,澳角村将牢记嘱托,努力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建设美丽生态新渔村不懈努力。
“这次来看到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
沿着兴海大道,海风习习。故地重游,熟悉的场景,历历在目。
“你们村我23年前来过,至今记忆深刻。这次来看到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习近平总书记对纷纷围拢过来的村民和渔民们说。
听到总书记这番话,大家心里既温暖又激动。
林华忠指着对面的一幢三层别墅,兴奋地说:“总书记,2001年您来澳角村时,去的就是对面这户人家!”
2001年7月15日,在村民郭汉栋的三层新居里,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
时任澳角村党支部书记林亚民,在会上讲起村里从“三不起”到“四看”的蜕变:“以往‘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如今‘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话毕,全场都笑了起来。随后,一行人上楼参观。到了三楼,凭窗远眺,习近平描绘起新的小康蓝图:“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
时隔23年,郭汉栋在澳角渔港码头又见到了总书记,内心感慨万分。“我就站在总书记对面,临别时,我还和他握了手。总书记的手很温暖,让我感到关怀和力量!”郭汉栋说。
这些年,郭汉栋一直生活在澳角村。家门口的变化,让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总书记当年说的“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
“村村道路相连,路面越来越宽。家门口的兴海大道从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变成了旅游观光大道。村里的小学也越盖越漂亮……”说起村里的变化,郭汉栋赞不绝口。
当年的澳角,是小康村的典型;如今的澳角,同样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走前头。
这些年,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公交车开到家门口,澳角小学获评“漳州市温馨校园”,妈祖文化公园三期、全村创城环境提升、大茂山自然村路等惠民工程接连落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05年以来,澳角村连续6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并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我向总书记汇报,澳角村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已经从早先的‘三不起’到后来的‘四看’,现在已经变成了‘四有’:‘家里有别墅,城里有套房,出门有小车,银行有存款。’”林华忠说。
从“三不起”到“四看”,再到“四有”,澳角村的华丽蝶变,也是东山县牢记嘱托、奋勇前进的缩影。
“一定要充分发挥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休渔期已过,澳角渔港又热闹起来了。傍晚时分,渔港内桅樯林立,一艘艘现代钢质船渔获满舱,归港停泊。沙尖鱼、小红娘鱼、墨鱼……鲜美的东山海产源源不断“上岸”,即将通过全程冷链运输“游”向全国各地百姓餐桌。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角渔港码头,正在摊位上卖鱼的许亚雪激动地小跑到跟前,向他推介起了东山海产品。
“总书记笑着说,他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就多次来到东山,吃过这里的海鲜,巴浪鱼干配稀饭的滋味至今回味无穷。”许亚雪没有想到,总书记对当地土特产如数家珍。
一路看,一路回忆,一路交流。
“总书记对大家说,自己很早就来过澳角村,觉得这里很好,很有发展潜力。”一旁的林华忠,牢牢记下总书记的嘱托,“他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澳角有资源优势,一定要充分发挥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性。
在福建工作时,他亲手推动培育茶叶、水产、花卉苗木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多样性农业特点突出,要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2021年来闽考察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拥有海洋资源优势的澳角村,始终牢记嘱托,在耕海牧渔中,走上了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特色振兴路。全村现有大马力钢质渔船上百艘,对虾、海带、紫菜养殖基地10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数十家,“海上粮仓”越发丰盈。去年,澳角村海洋捕捞年产值达3.3亿元,海上养殖年产值约3.7亿元。建设现代化富美渔村的梦想,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