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沈舜枝
日前,泉州发布创新投入数据:2023年,泉州市全社会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39.0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增长19.4%,增幅跃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1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6%,首次跃升全省前四,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强度提升幅度创2000年以来之最。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规上企业R&D经费2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幅全省第一,占全社会R&D经费比重达94.7%,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215.50亿元,同比增长17.4%,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规上企业创新投入超226亿
近年来,泉州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研发“新动力”。作为创新主体,泉州企业在创新投入上起了主要作用,去年规上企业R&D经费2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幅全省第一。
2023年,安踏集团研发投入超16亿,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35.7%。预计到2030年,安踏集团在自主创新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将超过200亿元。
特步从2008年上市以来,每年用营收的2%至3%支持科技研发,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今年9月份,特步集团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创新中心耗时3年打造,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形成从产品企划、设计、研发、制样到供应商管理的全链路闭环。
特步还与厦门市思明区政府签约,以该创新中心为载体,联合建设“世界跑鞋创新实验室”。
探索前沿科技 打造创新生态链
创新被视为企业生存之本,企业不断探索前沿科技,打造创新生态链,推动行业发展。
2018年,随着鞋中底黑科技“态极”风靡市场,匹克宣布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公司转型,通过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布局构建创新联合体,逐步构筑匹克科创生态基石。作为首个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产品中的国产运动品牌,匹克在3D打印领域持续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匹克于2017年推出中国第一双3D打印跑鞋,全面推进3D鞋底到3D鞋面技术的全面应用。
安踏集团主导搭建了“全球开放式创新生态网络”,由全球6大设计研发中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全球级的专家、800多家供应商共同组成,探索运动科技、面料工艺、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突破、创新与应用落地。
安踏集团还与多所高校联手,积极参与创新材料领域国家重大科技课题攻关,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的探索。该集团与东华大学联合推出的“安踏膜”,便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打破了此前国外技术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壁垒,已批量应用于大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