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近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对年轻的父母,手里抱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母亲着急地说:“医生,我家孩子饭后自己在客厅玩耍,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找到了一枚硬币,家里老人一转身的工夫,他就把硬币吞进去了。这会儿哭闹得厉害,连喝水都拒绝。这么小的孩子,又说不清楚哪里难受,快帮帮我吧。”
急诊科医生紧急联系了脾胃病科王建平副主任医师。王医生仔细询问后,安排了急诊胸片检查。胸片显示,孩子的食管上段见一圆形高密度影,考虑正是误吞的硬币。
在当班护士的配合下,王建平医生给患儿进行了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家长也在一旁积极配合,最终顺利地将孩子食管里的硬币取出。
□提醒
儿童消化道异物高发 及时就医很关键
省三院脾胃病科叶渟渟医生介绍,儿童消化道异物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其中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异物大小、种类、数量、性质、嵌顿部位及滞留时间不同,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80%~90%的消化道异物可自行排出,10%~20%需要内镜处理,还有少部分需要外科手术。另外,误吞消化道异物后,10%~20%的儿童会出现黏膜损伤和糜烂等并发症。
叶医生提醒,当明确或怀疑孩子误吞异物,不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均建议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孩子误吞的是高危物品,例如尖锐异物(枣核、针、鱼刺、牙签等)、磁性异物(多枚磁力珠)、纽扣电池等,需立即去医院就诊。同时,孩子要禁食、禁水,因为无论是做内镜检查还是手术,都需要禁食禁水。
另外,家长切勿给患儿喂食饭团、韭菜、馒头等食物,强行吞咽很有可能导致异物嵌顿加深或划伤食管,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