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热爱运动的少年,怎么“腰突”了?

骨科医生提醒,青少年不仅要动起来,更要科学合理运动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吴佳弘

拿到儿子的检查报告,陈爸陈妈实在想不通,不是说越运动越健康吗?热爱运动的儿子怎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据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然而临床上,青少年病例却越来越多。泉州骨科医生提醒,青少年不仅要动起来,更要科学合理运动。

热爱运动的15岁少年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泉州15岁的小陈同学从小热爱各种运动,每到周末,总要打上几场篮球才痛快。不过,最近3年来,小陈同学运动后总觉得左腰和臀部酸楚不适,好在休息后能够逐渐缓解,所以,他也没太重视,继续坚持各种体育运动。

然而,5个月前,小陈的左腰与臀部酸痛症状加重,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酸痛不已。后来,妈妈带他去做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但恢复得并不理想。一个多月前,疼痛症状进一步加剧,连带左小腿外侧出现了麻木感,小陈已经没办法坚持在座位上学习了。

近日,小陈被妈妈带到泉州市正骨医院,进行CT、MRI检查。结果提示,其L4/5椎间盘中央偏左侧脱出,压迫左侧L5神经根,即腰椎间盘突出!

不爱运动饮食不良 16岁胖女孩也中招了

相对于小陈同学,16岁的小高同学恰恰相反。

16岁的小高是一名高中生,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加上不良饮食习惯,她的体重逐渐上升,已经达到200斤!肥胖之下,小高开始感到各种不适,包括行动不便,没走两步,她就会气喘吁吁。

前不久天气还蛮热,不爱运动的小高正躺在家中悠闲地刷着手机,突然腰部一阵剧痛袭来,她想起身,却发现自己连站立起身都非常困难。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小高来到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就诊,经详细检查,确诊巨大腰椎间盘突出,伴继发椎管狭窄。

【提醒】 运动不当、不良习惯 都可能引发腰突

据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因外力等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神经,使腰腿产生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坐骨神经痛,即疼痛从一侧的臀部向大腿后侧至小腿后侧或者后外侧放射。

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为什么两名中学生年纪轻轻就患上呢?

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一科医疗学科带头人吴志强副主任医师分析,首先,社会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各种体育运动、健身活动,但对其方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仍未形成规范的引导。一些较高强度的腰部扭转、对抗运动,如打篮球、打羽毛球、摔跤等,椎间盘在应力负荷下并快速扭曲旋转,椎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其次,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引发疾病。比如,小高同学患病就与她的体重、久坐及不良姿势有着密切关系。腰椎作为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当体重过重时,腰椎承受的负担也会随之增加,更容易被腰椎间盘突出症盯上。同时,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支撑腰椎,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小贴士

正确运动+矫正坏习惯

预防青少年“腰突”

“预防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吴医生强调,通过保持正确的坐姿、合理的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险。

一、合理的体育锻炼

适当且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建议青少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而对于一些较高强度的腰部扭转、对抗运动,如打篮球、打羽毛球、摔跤等,需要注意其运动的强度、时间及频率。此外,还可以做一些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如平板支撑、俯卧撑、小燕飞、五点支撑等核心肌肉训练,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并提高腰椎的柔韧性和弹性。

二、保持正确的坐姿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应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并定期调整桌椅高度,确保孩子脊柱的正常发育。

三、注意营养均衡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特别是钙、磷等骨骼发育所需的元素。

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容易导致青少年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增加腰椎压力。因此,家长应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

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脊柱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