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文/图) 10月25日,“半个世纪的守护:泉州湾宋船出土50周年展”在泉州开元寺内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该展览时间将持续至明年2月16日。
此次展览聚焦50年来各个时期不同的人与宋船所发生的故事,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宋船的发掘、保护与成长陪伴,展示宋船出水50年来的保护历程及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的飞速发展,彰显了中国舟船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海洋文明的深厚底蕴。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缘”“护”“扬”“伴”四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以泉州宋船为媒介,讲述这艘船自南宋起至1974年完成出土,再到2024年所发挥的“缘”的作用,将许许多多的人联系在一起。
第二部分以“护”为叙事重点,对泉州宋船出土后50年的文物保护历程进行梳理。泉州宋船是中国最早出土的大型海船,它的保护没有先例参考。它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但它的保护仍然是较成功的,无论是造型还是外表木头的色泽和质感,都处于较好的保存状态。
第三部分“扬”以宋元时代泉州造的四艘出土海船为主题内容。韩国国立海洋遗产研究所作为此次展览的重要合作单位,收藏着一艘极重要的元代新安沉船。这艘船与泉州宋船一样,在龙骨衔接处都使用了同样的保寿孔结构,它极有可能是泉州工匠制造的。
第四部分“伴”汇集了泉州海交馆历时一年时间采集的21位受访者的视频信息。通过访谈泉州宋船出土后50年的相关人物,勾勒出其间许多空白的历史内容。
“此次展出的一些展品、资料也颇有亮点,从泉州宋船相关旧资料中,我们发现了此前较为疏忽的一些信息,比如泉州宋船复原的图像资料、宋船出土的考古绘图等,它们有助于弥补或改进我们对泉州宋船的认知。”泉州海交馆相关负责人向纪泽介绍道。
据介绍,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沉睡了七百年的宋代海船被人们唤醒,代表着其时世界最先进造船水平的水密隔舱、多层船板、鱼鳞搭接等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船上的香料、药物等伴随出土物仿佛在向世界述说古代中国海洋贸易的繁盛。
这艘卓越的古代中国远洋海船,让悠久的中国海洋文明变得生动,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对泉州宋船的发掘、运输、保护和传播工作中。这样的守护代代传承,已持续了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