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泉港区文化强区建设暨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

发展文旅经济 传统产业添活力

泉港“福寿宴”

福船展示

黄素石楼南音、北管等非遗展演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10月30日,泉州泉港区文化强区建设暨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上,举行泉港区文商康旅项目签约仪式,为文旅推荐官、非遗传承人及特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顾问颁发证书,并举行文商康旅消费季启动仪式,现场开展泉港“福寿宴”和优品展示展销等。

“福寿宴”展示

呈现泉港之美

上午10时许,大会在沉浸式展演《礼赞中国寿乡泉港》中揭开帷幕,并现场展播“中国长寿之乡·泉港”福传游文旅宣传片,全面展示文旅经济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场景、新活力。

随后举行的泉港区文商康旅项目签约仪式上,泉港区与福州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研究院分别签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战略合作和“福传”产业影视文体旅科融合战略合作,9个总投资额达80.18亿元的文商康旅项目成功签约,项目类型涵盖文旅综合体建设、酒店建设、农业生态园等。

大会还现场为“中国长寿之乡·泉港”推荐官、“中国长寿之乡·泉港”2024年泉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中国长寿之乡·泉港”泉港区特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顾问颁发证书,并举行“中国长寿之乡·泉港”文商康旅消费季启动仪式,现场开展泉港“福寿宴”和优品展示展销,直观展现泉港历史之美、山海之美、人文之美。

通过“微更新”

“活的石楼”焕新颜

会前,泉港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会揭牌活动在前黄镇黄素石楼举行。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的黄素石楼,是福建省唯一一座纯粹的石筑土楼,2005年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黄素石楼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实施,经过保护修缮,眼前这座石楼焕发出新面貌,成为当地的“文体中心”,也是弘扬南音、北管、掌中木偶等非遗项目的良好平台。

接下来,黄素石楼二期保护修缮工程将继续坚持运用“微更新”“包容性更新”的方式,抓好修缮更新和活化利用工作,修旧如旧,留住黄素石楼的历史气息。做到风貌统一,通过建筑修缮、立面改造、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让“活的石楼”拥有新的面貌,具备更多功能,让市民游客能够在游览中更沉浸地沐浴人文、感受历史。

文旅资源融合

策划促消费活动

泉港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海盐文化之乡、海港文化之乡、北管音乐文化之乡,拥有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163处、可移动(馆藏)文物860件、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8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文旅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泉港深度挖掘福船、北管等文化元素,将山海美景、非遗文化、运动康养、特色美食等有机融合,“福寿”文旅品牌由近及远、声名渐起。下阶段,该区将规划建设九龙岗海丝文旅产业园等项目,策划“海港文旅美食节”“年货节”“高铁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等促消费活动,推出泉港浮粿、长寿鲍、长寿面等108道珍馐美食菜谱,筹备18部电影入“全国和美海岛”惠屿岛取景拍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