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鱼竿触碰电线 男子命悬一线

钓鱼时未留意,大力挥竿钓具碰到高压线;医务人员生死救援,男子脱离生命危险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近日,一名钓鱼爱好者在大力挥竿时,没注意到附近有高压电线,结果触电倒地,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后,医务人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行动。最终,在ECMO持续护航73小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救回。

触电当场失控倒地

不久前的一天,福州31岁的钓鱼爱好者小松(化名)与好友相约于河边垂钓。因未留意附近有高压电线,小松在大力挥竿时,钓具触碰到电线,电流瞬间穿透他的身体,他当场丧失意识,失控倒地。

好友上前查看发现小松没有反应和呼吸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实施了心肺复苏。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快速评估并确认小松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状态,接力为小松行心肺复苏,并紧急将其转运至华山医院福建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推注……为营救小松的性命,医院急诊抢救室内各种抢救措施齐上。其间小松还出现多次心室颤动,接受了4次电除颤治疗。

历经将近1小时的不懈努力,小松终于恢复自主心率,但生命体征依然极不稳定,随即被收入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综合内科重症监护室(ICU)。

在ICU内,小松的心率极快,且在大剂量升压药维持的情况下血压还是很低,持续处于休克状态。

这些情况表明,小松出现了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

“神器”73小时守护

争取宝贵治疗时间

“血流动力学持续恶化,以及随即而来的多器官功能障碍,随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症医学科林建东主任医师和肖雄箭副主任医师与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果断决定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进行救治。

在取得家属同意后,ECMO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ECMO设备的准备与安装,启动了系统。随着机器的运作,小松的血液循环得到了有效支持,心率和血压逐渐趋于稳定。

在ECMO运行73小时后,小松意识逐渐恢复,多器官功能障碍也有了明显改善,逐步撤离了呼吸机和其他生命支持设备,开始自主进食并进行康复训练。从ICU转至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后,目前小松已康复出院。

肖雄箭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小松在接受了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后,虽然恢复了自主心跳,但心脏射血功能严重受损,单纯靠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随时有生命危险。“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核心部分为血泵(人工心脏)和膜肺(人工肺),作用就是体外循环暂时替代心肺进行泵血和氧合,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循环和呼吸支持,同时也为治疗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