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文/图) 11月4日晚,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大剧场,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梨园戏新编剧目《缇萦》,精彩亮相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9届全省戏剧会演,观众们被两千年前小女子缇萦的孝义故事,感动泪目,一次次报以如潮的掌声。
《缇萦》取材自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缇萦救父”。西汉文帝年间,十五岁的小女子缇萦为救被判肉刑的父亲,千里跋涉长安,求见汉文帝陈情,甘愿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义深深感动,并且震惊于缇萦所诉的民间肉刑苦状,决意废除肉刑,重修汉律。在经历秦末汉初战争疮痍、亟须“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的特殊历史时期,展现出了象征社会进步的人性光辉。
当晚演出中,观众反响十分热烈,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大剧场一楼七百多个座位满座。演出前,剧场大厅的梨园戏“十八步科母”展示,吸引了入场的观众里外三层围观,戏未开演就兴致盎然地品味梨园戏的古色古香。
该剧是继精品版《董生与李氏》《节妇吟》之后,时隔近二十年,梨园戏再次特邀国内一线主创戏剧创作团队加盟。剧本由梨园戏青年编剧谢子丑写作,林苍晓、陈美娜等梨园戏资深表演艺术家带着郑雅思、陈琦昌、郭智峰、陈志辉、林诗铭、周心闽等梨园戏1989级、1997级、2007级的优秀青年演员们担纲演出,生动展现了“宋元南戏活化石”传承有序、茁壮成长的人才梯队。
演出后的“一戏一评”环节,《剧本》杂志原主编黎继德评价说:“从高级的舞台呈现,看到了八百年梨园戏年轻的一面,古老剧种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
“该剧突显了人情、人性、人心,不仅单纯表现缇萦的孝义,还展现了汉文帝的司法改革,提升了该剧的格调。梨园戏不仅守本,还有所创作拓展。”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李小青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