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等她能自己走路,我想带她去好多地方”

经过治疗和情绪疏导,“锅盔阿姨”身体指标渐好,她和“锅盔叔叔”脸上重拾笑容

“锅盔阿姨”已可下床走路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通讯员 陈钰涛

从刚入院时的忐忑难安,到如今明确治疗方案后的尘埃落定,“锅盔叔叔”和阿姨重拾笑容,带着福州全城满满的善意与祝福,一步步奔赴新的阶段。10月24日上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为“锅盔阿姨”组织了一次多学科会诊,入院两周后,“锅盔阿姨”已经顺利接受了靶向治疗,由肿瘤内科病房转至骨科。

“锅盔阿姨”已可通过助力器

缓慢下床走路

10月24日上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为“锅盔阿姨”组织了一次多学科会诊,由肿瘤血液医学中心主任刘振华牵头,多学科的专家查看了“锅盔阿姨”此前就诊的材料后,进行了分析讨论。会诊后,为了更好地治疗,“锅盔阿姨”入住了肿瘤内科病房。

经过几天的治疗和情绪疏导,“锅盔阿姨”乏力情况大大改善,身体指标逐渐变好,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阿姨已经可以通过助力器缓慢下床走路。“自从摔跤骨折后,她已经3个多月没有下床走路,我真的很开心。等她能够自己走路,我想带她去好多地方。”看着阿姨能重新下床走路,叔叔的眼眶红了。

结合所有的检查结果,肿瘤血液医学中心再次组织了多学科团队讨论,医院决定先内科治疗,即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期再考虑是否局部治疗。现在,“锅盔阿姨”已经顺利接受了第一疗程的靶向治疗,目前转至骨科病房。

“愿我走过的这些弯路

能给其他人做个提醒和参考”

“为什么偏偏是我?”在癌症降临之前,鲜有人做好准备,慌乱、迷茫、崩溃、无助,也许这是每一个患者和家属最常见的心态。“锅盔叔叔”也不例外。

“当在老家得知老婆得了乳腺癌,其实是我更不想接受这件事,不敢跟她说太具体的情况,自己也不敢进一步了解,才会耽误这么久。”谈及最初知道病情的时候,“锅盔叔叔”说,在大家的认知中癌症就是一种“绝症”,没有生的希望,每次谈到它的时候,心里只有恐惧。

但事实远没有这么悲观。科学在发展,手术、放化疗、靶向药、免疫疗法,人类拿到了更多对抗癌症的武器。癌症确实可怕,但比癌症更可怕的,是人们对癌症的误解。“愿我走过的这些弯路,能给其他人做个提醒和参考。”“锅盔叔叔”说。

刘振华主任医师表示,患者的担忧与误解大多是源于对医疗行业的不了解,而打破这一切的办法,就是医患信任,要感谢“锅盔叔叔”的信任。“锅盔叔叔”也说,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做科普分享,让大家不要“谈癌色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