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谷子”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热衷于买“谷子”。这里的“谷子”并非日常熟知的农作物,而是英语“goods”(商品)的音译,泛指各类动漫、游戏衍生的徽章、立牌、挂件等周边产品。
从线上平台看,抖音平台“谷子”相关视频播放量超67亿次。以较有代表性的游戏《原神》为例,其天猫旗舰店内的多款徽章销量均超过10万件,个别款式销量甚至超过40万件。在线下,近些年“谷店”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各种“谷店”让实体商场再次“人潮汹涌”。因为深受孩子们的追捧,一些诈骗分子也乘虚而入,以低价出售为诱饵,对迷恋“谷子”的中小学生实施诈骗。
现状
“谷圈”日趋低龄化 动辄成百上千买
“快看,这边有好多‘谷子’,太过瘾了!”上周六下午,14岁的初中生小希一到北京王府井附近的购物中心,就拉着同伴直奔地下二层的“谷子店”。中庭的XY次元派练摊儿乐园,数十个摊位依次排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不少像小希一样的中小学生,正仔细挑选自己喜欢的“谷子”。
“这个‘吧唧’真好看!我得看看我的钱还够再买几个。”一家二次元潮玩店铺里,16岁的高中生小冉正跟同伴一起挑选徽章。在她手上,还攥着四五个已经选好的亚克力立牌。不远处,11岁的小学生嘉嘉则在妈妈的陪同下,考虑要不要入手一款热门IP的玩偶。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巴掌大小的徽章和立牌单价普遍在数十元,毛绒玩偶单价在一百多元,而手办单价则在四五百元甚至八九百元。
“‘谷子’分为‘国谷’和‘日谷’,也就是‘国产谷子’和‘日本谷子’,一般‘日谷’的价格要高一些。”店员告诉记者,“谷子”的消费人群日趋低龄化,“过去主要是大学生,现在好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买,少的一次会买几十上百元,多的能买几百上千元”。
在西单附近的潮铺街,同样有多家备受中小学生追捧的“谷子店”。刚刚期中考试完的初中生小涵跟好友一起过来买“谷子”,“有动漫的,也有游戏的,都快挑花眼了”。
半个月前,冯女士第一次陪着上高一的女儿来这里买“谷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上周末她自己又去了一趟,每次去起码要花上百元。”在冯女士看来,“谷子”只要跟动漫或游戏主题挂钩,身价立马飙升,“一个普通的保温杯,能卖300多元,一个纸袋子也能卖15元,都是因为上面印了动漫人物”。
冯女士庆幸,女儿入坑尚且不算太深,“他们班上有上瘾的,一次就能买上千元,甚至背着家里借钱买。还有些孩子不光买‘谷子’,还要到全国各地参加漫展,相当烧钱”。
探因
买的是情绪价值 背后有社交需求
一枚小小的铁皮徽章,一个普通的塑料挂件,为何能让那么多孩子着迷?“这上面都是我喜欢的人物,看到就开心,买到以后更是有一种满足感。”小希坦言,“谷子”也是她跟同伴之间的纽带,“平时经常会一起聊这些,还会分享自己最新入手的宝贝”。
在冯女士看来,“谷子”给女儿带来的快乐溢于言表。“我陪她去西单的时候,她看见有个大的动漫人物立牌,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让我给她拍照,说拍完要发朋友圈。”令冯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并没有瞒着她买“谷子”,而是愿意跟她分享,“说实话,我完全不懂这些,她跟我说那些人物,我也不太能记得住,但主打一个陪伴,情绪价值拉满”。
对于女儿买“谷子”这件事,冯女士态度十分开明。“我们当年上学那会儿,压力大了也想买点磁带听听歌放松一下。同样道理,‘谷子’也是他们用来解压的方式,所以我跟她说了,这个爱好我们支持,只是需要适度,偶尔买点还行。”
作为长期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心理咨询师,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娄丽华也接触过不少迷恋“谷子”的中小学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谷子’,就像80后曾经热衷于收集干脆面里的卡片,现在的孩子看完动漫,也会希望收集一些周边产品。”她谈道,这些“谷子”不仅仅是商品,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感寄托。很多孩子学业压力大,通过买“谷子”的方式找到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缓解压力。“另外,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还有社交上的需求,他们注重跟同伴的交往,买‘谷子’也是他们寻找共同话题、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论‘谷子’的时候,这些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娄丽华认为,凡事皆有度。如果过度痴迷“谷子”,不仅会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孩子脱离现实世界,甚至冲动消费,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案例
买“谷子”落入陷阱 被“网警”骗了1.5万
除了线下买“谷子”以外,还有不少中小学生选择线上交易,而涉世未深的他们,往往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
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佳介绍,16岁的女孩小徐(化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自称能代购二次元周边商品,将她拉入一个QQ群后,又添加她为好友。对方表示可以通过相册选择自己需要代购的东西,由专人从日本代购,并发来支付宝的付款码。小徐起初并未多想,先后累计转账4300多元。对方刚开始说“没货”,后来直接把她拉黑,小徐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就在上个月,小程(化名)也因买“谷子”落入陷阱。小程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帖子,对方说要搬家,希望把二次元周边产品转出去,只需付一块钱就可以包邮。小程通过私信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将小程拉到一个群里。之后,群里有人自称是网警,发现群里有诈骗分子,需要所有人配合调查,这名所谓的“网警”跟小程说,如果线下解决,需要交10万元的保证金。线上的话,可以少交一些,并声称事后还能再退回。小程按照对方指示,把支付宝和微信的钱都转到银行卡里,之后对方又给了一个付款码,让小程先后分两笔,累计支付15000多元。给对方转完钱以后,小程突然觉得不对劲,于是选择报警。
□提醒
要警惕虚假交易
莫轻信私下转账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至个人账户,遇到类似情况应当立即挂断电话,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王佳提醒,要警惕虚假交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在不明网站或社交平台随意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网络活动的关注与引导,教育孩子识别网络诈骗手段,同时管理好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密码。线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贸然私下交易,更不要随意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并尽可能保留好证据,提供骗子的相关信息及转账记录,以便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小贴士
“谷圈”有这些诈骗套路
警方提醒,买“谷子”要避免这些诈骗套路。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私信广告以出售大热动漫周边产品为由,以“品种全、价格低”为噱头,诱导受害者上钩。随后引导受害人进入聊天群,骗取个人信息,之后诈骗分子便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未成年不得购买为由进行恐吓。在恐吓和压力之下,受害人往往会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
除了冒充公检法,常见的谷子诈骗还有:
拼团采购:团长卷款跑路是常见的诈骗方式,如发现受骗,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向平台举报,同时联系其他受害者一起报案。
退圈免费送:有不法分子以“免费赠送”“免费福利”等话术诱导未成年人上钩,切莫轻信所谓的“免费福利”。
出谷回血:吃谷、出谷应通过正规交易平台进行,如买卖双方遇到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与平台客服进行沟通,不轻信对方说辞。
警方提醒,买“谷子”应提高警惕,辨别真伪,保护个人信息,家长要监护好孩子,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综合北京晚报、首都教育、消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