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11月19日,记者获悉,日前,泉州市出台《泉州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推进泉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
《措施》提到,要加强算力中心建设。支持和鼓励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边缘算力等算力基础设施,打造融合公共算力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聚集的综合设施。对新建(含扩容升级)100P以上人工智能算力的算力中心、边缘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主体给予建设投资额5%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50万元。县级财政可参照配套补助。
打造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支持政务、制造、金融、医疗、教育、商贸、建筑、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复制推广,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取适用的应用场景开展先行先试。对入选市级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的,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
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消费终端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终端产品创新提升,打造智能可穿戴、智能运动器材等“AI+消费终端产品”,对入选优秀“AI+消费终端产品”的,每个产品给予5万元奖励。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支持面向制造业研发创新自动识别设备、人机交互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对首次认定为市级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对购买(或租赁)首款市级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在企业内部已实际使用(或已实际租赁1年),给予企业按购买费用(或1年租赁费用)的5%、上限10万元补助。县级财政可结合产业发展参照配套补助。
支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攻关
推广人工智能云服务产品。对购买(或租赁)人工智能云服务产品年服务费超5万元的企业,给予企业购买费用(或1年租赁费用)的30%、上限10万元补助。
支持人工智能培训。对列入计划的人工智能培训项目,根据开展成效给予最高5万元支持;对在省外开展的异地培训给予最高25万元支持。
支持创新平台打造。对被认定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或产业园区平台共同组建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攻关。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机构,聚焦通用大模型、人工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领域关键技术需求,承担“揭榜挂帅”任务,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对项目揭榜方给予最高2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