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菲律宾侨二代泉州“寻根”

得益于泉州市侨联推出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菲律宾侨二代施伊伟,终于见到血脉相连的亲人

菲律宾侨二代施伊伟(中)在泉州寻到了根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谢立明 文/图

近日,菲律宾侨二代施伊伟在泉州寻到了根,见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原来,此前,远在海外生活的他虽心怀寻根梦,却不知根在何处,得益于泉州市侨联推出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及丰泽区侨联的牵线搭桥,终于找到了家。

鸡蛋红枣甜汤

“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11月14日,施伊伟刚踏入丰泽区东涂社区,就被家人亲戚的热情紧紧包围。熟悉的闽南语、亲切的问候、紧握的双手,让他瞬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施家宗亲们用最传统、最真挚的方式迎接他——放拱门、穿红衣、放鞭炮、煮甜汤。

在闽南习俗里,鸡蛋红枣甜汤是最高待客之礼,施伊伟品尝着这充满家乡味道的甜汤,内心满是感动:“我从未吃过如此甜美的鸡蛋,这就是故乡的味道,我太喜欢了。”

堂哥施义水看着施伊伟拿出爷爷奶奶的照片,激动地说:“看到照片,我就知道他是施家人,我们是亲人,真的很高兴他回来。”宗亲们纷纷围上来,堂姐拉着施伊伟的手一遍遍叮嘱:“要常回家看看,常回来聚聚。”

施伊伟走进宗祠,在拜过先祖后,他与堂哥商量将父亲照片放置宗祠,堂哥欣然同意。对施伊伟而言,父亲若能魂归故里,定感欣慰。

记者获悉,此前,施伊伟仅从父亲墓碑上“塗门田庵”四字探寻家族出处,然而“塗门”在哪成了未解之谜。10月21日,在朋友帮助下,他通过泉州市侨联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在丰泽区侨联的帮助下找到了线索。

“经平台查找与丰泽区侨联咨询,确定‘塗门田庵’现为丰泽区东涂社区,确实有施姓居住于此一两百年。”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庄婷婷介绍。经了解,寻根之路才就此明晰。

谱牒文献数字化

为海内外侨亲提供寻亲服务

与施伊伟一样,泉州有许多侨亲都在市区两级侨联的帮助下,踏上了寻根之旅。10月16日,马来西亚榴莲王庄金来夫妇就在丰泽区侨联的牵线搭桥下,成功找到了祖籍位于丰泽区甘霖路的亲戚庄春福,随马来西亚庄严宗亲总会寻根谒祖而来。

去年9月,丰泽区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其间,澳大利亚第一代移民陈儒宣在丰泽区侨联的协助下,抵达葛上自然村。她在陈氏祖祠完成庄重祭拜仪式,激动地表示:“我在中国找到了我的家,我以后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来自泉州台商投资区,我是陈氏鮡公长房第18代子孙,我的家在中国。当年我的祖先在海外落地生根,今天跟随着我祖先的脚步,找到了他们的来时路,我今天在中国落叶归根!”

作为著名的侨乡,泉州承载着950万泉籍华侨华人的情感与记忆,落叶归根是无数海外华侨的夙愿。记者获悉,为了满足海外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的需求,泉州市侨联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发出全国首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建设谱牒方志、姓氏宗祠、宗亲社团、方志碑铭、重点侨村3D全景影像、海内外侨情等数据库,建成集寻根服务、族谱查询、宗亲联谊、社团交流、商贸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一期工程在泉州先行先试,计划完成泉州近万册谱牒文献的数字化,以及海内外侨情等相关数据库建设,为海内外侨亲提供寻亲服务。”泉州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