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11月27日,记者从福州市绿化管理处获悉,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计划对杨桥西路、六一路、白马北(南)路、福马路(五里亭—晋安河)、福新路、连江路、塔头路、长乐路、洪湾路、则徐大道、南江滨大道等12条路(段)行道树开展全线抗风专项修剪工作。修剪时间为两个时段,分别是10:00至15:00、23:00至次日凌晨5:00。过往车辆及行人在作业期注意避让,尽量择路绕行,勿将车辆停在正在修剪路段的树下。
上半年修剪效果显著
台风天倒伏率大幅降低
据福州市绿化管理处养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上12条路(段)的行道树主要是小叶榕、大叶榕,栽种于上世纪80、90年代,胸径多大于30厘米,高度生长到18米以上(高于6层楼),大叶榕的高度更是生长到20米以上(高于7层楼),冠幅也超过10米。巨大的树干与冠幅致台风对榕树的推力极大,极易倒伏,且它们的枝叶十分繁茂,严重影响道路两边楼体,特别是低楼层的通风采光。为提高通风采光效果并保障行人安全,管理处决定开展专项修剪工作。
“上述12条路(段)是台风天行道树发生倒伏的重灾区。”养护科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管理处对福州17条路(段)的共2254株行道树进行了专项修剪,效果显著,在后续的台风天与强对流天气中,树木倒伏率大大降低。
不会把树修“秃”,三个月后遮阴效果可达之前的60%
一些市民会担心把行道树修“秃”了,此次专项修剪工作会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养护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修剪时,绿化工人会保留行道树二级以上枝干。再通过追肥、喷药等辅助性措施,三个月后,小叶榕、大叶榕等速生树种的遮阴效果会达到原先的60%。”
“一般修剪成‘一根杆’的,都是只保留一级枝干,我们不会那样操作。”上述负责人强调。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修剪方案分三步走,在保留树木基本造型的基础上,一是降低树木高度,将高度修剪至4至6米;二是整体回缩树冠;三是梳理内膛枝及修剪病枯枝,增加通风采光。
而针对修剪期间的噪声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将会减少油锯的使用,用柴刀等其他工具替代,若施工路段的居民区太密集,也会适当调整修剪方案,尽量减少噪声对市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