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川壮丽,海域宽广,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积极践行央企使命与担当,充分发挥云网融合技术优势,筑起乡村振兴的数字底座,拓展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帮助农民念好“山海经”,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以“数”为笔谱写山海和鸣的福建乐章。
宁德
应用来赋能 美丽畲乡唱响数字新韵
暖阳映照绿水青山,畲歌飘扬山间谷畔。福建宁德是全国知名的畲族聚居地,拥有畲族人口超20万人。为了更好地传承畲族文化,宁德不断加大对畲族村的文化挖掘与保护力度,建设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畲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电信以信息化应用赋能,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助力美丽畲乡唱响数字新韵。
畲族人依山而居,村落常隐匿于悬崖峭壁,九都镇的九仙村就曾经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畲族聚居村落。30多年来,九仙村历经了两次整村搬迁,从茅草房到现代化社区九仙花苑,畲族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推进畲乡人居环境整治,中国电信为九仙村量身打造了智慧小镇平台,智慧安防、智慧党建、智慧广播、防汛会议管理等一系列高科技应用,让乡村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居民生活也更加便捷舒适。这一平台还在九都镇的扶摇村、云气村、九都村等多个村落遍地开花。此外,中国电信还协同蕉城区政府打造“平安家园•智能天网”项目,在6个乡镇落地3000多路面向背街小巷、公共区域的监控摄像头,为畲乡的平安建设添砖加瓦。
霍童溪被闽东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蜿蜒流淌,穿林越石,以其独特的九曲十八弯、二十七滩,绘就一幅自然与历史的壮美画卷,成为游客们体验畲族文化、民俗文化,感受自然的绝佳去处。为了确保游客安全,中国电信在霍童溪沿线布放了智能监控云眼+安全喊话系统,在发现游人靠近水域时及时告警,同时辅助工作人员巡逻水域,合力守护美好畲乡。位于霍童溪畔的黄鞠灌溉工程遗址,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瑰宝,也在中国电信的文保安全监测下,得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让历史的见证得以永续传承。
“三月三”是畲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宁德各畲乡皆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既是民族文化的大展示,也是文化旅游融合的好时机。中国电信始终积极响应,全力以赴地满足活动期间各类信息化与网络服务的需求。2024年4月10日,海峡两岸各民族同胞齐聚福建宁德福安,共庆福建省第十一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中国电信组建专项通信保障工作小组,从网络覆盖、网络质量、网络感知三个维度升级服务,出动维护人员40人次、1台应急通信车,给活动嘉宾与往来游客提供良好的网络体验,让畲乡的美丽跨越时空传递给每一个远方的亲友。
三明
科技来助力 老区生活展露智慧新颜
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福建三明承载了“风展红旗如画”的厚重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三明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模式与乡村振兴的步伐紧密相融。中国电信作为信息化建设主力军,集中科技力量助力老区生活增添智慧新颜。
宁化县凤凰山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点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年游客量逾六万人次。为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中国电信升级通信服务,加强信息化应用配套。在凤凰山红军街上,AI智能摄像头精准识别游客,联动智慧大喇叭自动播放红军故事,让历史以更加鲜活、便捷的方式触动人心。千兆网络的普及为地方农特产店带来销售新模式,油茶、花生等淮土美食借由电商走向全国,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村卫生所上新的医疗云桌面,方便医生访问县级医疗内网,为村民提供看病、开药等服务,同时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
将乐县常口村是孕育“两山理论”的革命老区村,村里的“两山学堂”学习教育基地被选为福建省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一年四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学习体验。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中国电信在常口村部署了数字乡村、AI监控、平安家园等应用,有效加强乡村安全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同时,在“两山学堂”安装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让游客能够随时随地分享学习视频与心得,吸引更多网友前来打卡,为村里的特色研学旅行业态注入新活力。
尤溪县桂峰村凭借独特的“晒秋”农俗而闻名全国。每到金秋时节,玉米、稻谷、南瓜和红辣椒等农作物铺满晒架,为隐藏在深山里的古村增添无限的生机与色彩。让更多人领略这份秋之“丰”景,中国电信在桂峰村实现千兆宽带和4G、5G手机信号的全面覆盖,为游客赏景打卡、村民开展民宿经营提供了坚实的通信保障。此外,中国电信还为村里安装AI监控与智能广播系统,实时播报防落水、防入侵、防火灾等安全警示信息,有效守护游人安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文旅服务能力。
漳州
网络来护航 “新农人”巧绘山海新篇
山林中茶果飘香,大海上渔排纵横。近年来,福建漳州发挥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重点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了云霄枇杷、平和琯溪蜜柚、诏安青梅、东山水产品等一系列县域特色农业“名片”。让山歌越唱越嘹亮、海经越念越有味道,中国电信将网络能力优势转化为帮扶优势,为漳州“新农人”创业保驾护航,努力绘就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发展新图景。
云霄枇杷,以香甜口感与早熟特性而名扬四海,被誉为“八闽开春第一果”。将互联网与枇杷产业融合,中国电信积极帮助枇杷种植户和企业搭建起电商销售平台,让云霄枇杷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在下河乡,农户汤锦璋自2019年返乡创业开创“开漳印象”品牌,借助电商直播平台和电信全光Wi-Fi网络,将枇杷深加工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实现销售的跨越式增长。目前,汤锦璋的新媒体账号粉丝过万,月销上千单,也带动乡里的一众年轻人通过网络销售枇杷等农产品。在和平乡棪树村,中国电信以5G、千兆网络、FTTR技术等信息化服务,助力村委探索出“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游”的发展新路子,将枇杷产区打造成集农事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枇杷观光景区,让枇杷种植户也端上“旅游饭碗”。
诏安县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13.3万亩,形成了种植、加工、观光等青梅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以数智化手段赋能青梅种植产业,中国电信在诏安县红星乡紫梅山庄创新打造了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帮助农户通过视频实时监控果树生长状态,精准掌控气候状态,利用手机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装置用肥用水,极大地提高青梅种植效率和品质,降低时间和人工成本,助力梅农增收、梅企增效,让乡村更加“梅”好。
耕海牧渔是东山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盛产鲍鱼、巴浪鱼、小管等1360多种海产。得益于中国电信“三千兆”网络全面覆盖,东山渔民成了新时代的弄潮儿。渔民詹子君是县公共区域品牌“东山好鲜生”的产品经理,从2022年开始触“网”直播销售各类海产品,现在每场直播都能吸引到上万观众,直播信号稳定可靠。澳角村渔民许灵陶从事海上捕鱼三十余载,见证了渔船从小渔船到铁壳船的升级。如今他的渔船装备上了卫星宽带和北斗定位系统,不仅出海捕鱼更安全,还能随时与家人、客户保持联系。为海上生活保驾护航,中国电信已实现5G网络信号覆盖漳州市715公里海岸线和距海岸线50公里的海域,并为全市所有在册渔船统一安装北斗定位系统。
智慧浪潮涌动,乡村展现新貌。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足干劲创事业的精气神,不断拓展有效帮扶的良好局面,奋力谱写电信赋能乡村振兴的璀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