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分行科技金融推动案例简介

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工商银行福建分行(以下简称“福建工行”)高标定位锐意进取,主动下沉市场调查研究,扎实推进科技金融各项工作,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A企业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科技企业,因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研发创新能力,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明珠”。福建工行通过“主动授信”政策,提供“心动”融资方案,一周内落地全省首笔“主动授信”业务,迎来了曙光初现的喜人局面。

【案例背景】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孵化、培育了一批批科技型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6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2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科技力量储备丰富。

为更好更快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福建工行漳州分行第一时间在客户清单上下功夫,过滤出高价值目标客户进行项目制营销,并发现企业内外部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经营情况不稳定、缺乏抵押物情况;传统融资业务时间跨度大、额度低,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风险与回报测算下“不敢贷”“不愿贷”等等。

以A企业为例,该企业管理体系和财务制度成熟、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人员从业经验丰富、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虽然已通过房产抵押和设备租赁获取一定数额的融资,但显然无法满足研发、人才员工成本、购置机器设备等日益增长的费用投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福建工行漳州分行认真梳理当前业务发展中的不平衡点及不匹配问题之后,以“主动授信”政策为抓手,敲开了与A企业合作的大门。

完成全省首笔“主动授信”业务之后,福建工行漳州分行总结经验进行复制推广,摸排梳理辖内科技型企业,与客户积极沟通,并迅速组织上报。截至9月末,福建工行漳州分行一共上报2批次“主动授信”客户15户,授信额度5.5亿元,提款3户,另有3户有望于年内提款。福建工行漳州分行目前正在组织上报第3批次“主动授信”工作。

【做法与经验】

1.主动产品创新

开展科技型企业“主动授信”工作,建立符合科创企业的内部信用评级、授信模型,整合多渠道对企业进行画像,依据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优先安排信贷额度,简化业务流程,开通授信、放款绿色通道。根据区域科技型企业的需求与特点,推出“科创贷”、“科担贷”等专属产品,为纳入科技厅科技型企业名单的客户提供专项融资;坚持“全产品+全周期”,一体推进“股、贷、债、保”产品服务,重点跟进国家发改委第一、二批次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清单服务营销,通过投贷联动业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2.健全组织架构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部署。成立科技专营团队,统筹制定任务目标、梳理下发清单、推进工作计划等;在科技土壤肥沃、市场前景良好的区域成立科技支行,不改变支行传统经营模式,引导支行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加大对科创企业等新客群的营销支持力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加强产品宣导和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参与行内组织的科技金融赛道竞赛,以赛促学,培养一批懂业务的营销人才;构建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强化前中后台协同,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明确政策保障

用足用好行内FTP激励、经济资本计量优惠、信贷规模等政策支持及科技型企业项目技术改造补贴、专利权质押贴息、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等财政贴息政策;制定合理、精细的KPI考核及专业考核,加大激励措施,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全行上下干事热情;推广科技部、工信部推出的“创新积分制”政策,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形成备选企业名单,为其发放科技创新再贷款;积极宣传对接,通过优质服务加快贴息落地,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科技型企业壮大发展。

4.配套尽职免责

工总行的《科创企业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了尽职免责的领域、对象、范围及具体做法,细化了两大类六小类的尽职免责标准。通过详尽、客观的免责事项,极大消除了信贷从业人员“不愿贷”“不敢贷”的思想,建立了“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

【成效与启示】

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推动“科技金融”方面,福建工行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9月末,福建工行国家高新企业贷款增量51亿元,较年初增幅超11%,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增量5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3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提款21户,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量超20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31%。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着眼未来,福建工行将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致力于用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需求,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