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效降低

力争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左右

N新华社 央视

1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五方面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左右。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贯通一二三产业,是助力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双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服务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以带动全社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体系,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是要降低我国物流服务的价格,更不是降低物流企业的收益,而是要统筹物流服务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通过供应链组织的优化,拓展巨大的降成本战略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陆成云说,行动方案提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并将其置于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行业任务之前,既反映了其巨大的降成本战略空间价值,也体现了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行动方案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实施大宗商品精细物流工程;实施“新三样”物流高效便捷工程;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推进路径。行动方案部署了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实施物流标准化行动等重点任务。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将创新物流数智化应用场景,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支持交通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衔接融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加快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建设,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打造物流与产业聚集发展的新载体,持续深化铁路、公路、民航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物流大市场。

□声音

“这0.9个百分点的下降,意义深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也就是说,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4元。

不过,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从14.4%到13.5%左右,这0.9个百分点的下降,意义深远:

在宏观层面,实现这一目标后,对比2023年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相当于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

在产业层面,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90%。实现这一目标,将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成本支出,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转型升级。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