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全省首创!

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将纳入“见义勇为”

泉州市见义勇为协会将推动这项举措尽快落地实施,以激励更多人加入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

张健君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与医护、红会等人员合影留念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黄晓蓉 通讯员 杨晓民 陈靖涵 文/图

11月29日,记者从泉州市见义勇为协会获悉,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行为将被泉州市纳入“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范围,这项举措在全省尚属首创。

泉州将先行先试,激励更多人捐献“生命种子”

记者了解到,日前,泉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其中,审议通过了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行为纳入“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范围的提议。

泉州市见义勇为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救死扶伤、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的善举,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见义勇为”表彰奖励范围,既是对“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的诠释,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可激励和动员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志愿者行列,更好地展现泉州人民“人道、博爱、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据了解,之前全省尚无此类做法,泉州市将先行先试,推动这项工作落地落实。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治愈血液疾病、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0多种致死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段。目前,全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7万人。虽然中华骨髓库有300多万人份的库容量,但由于匹配成功的概率极低,远远无法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致使许多患者的生命无法延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没有法律义务或约定的前提下,以自愿捐赠方式,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贡献“生命种子”,是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彰显见义勇为风范。

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泉州市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累计有近5000人,截至目前,已成功匹配42例。

善举:为生命续航,泉州大三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11月4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大三学生张健君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外周血循环采集,顺利捐献出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第一时间由专业人士护送至患者所在的医院,帮助患者重获新生。这份大爱义举让他成为今年泉州第5例、鲤城第1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缘起张健君旅行中的一个小插曲。两年前,刚成为大一新生的他,在独自前往三明沙县旅游途中,看到路边的献血屋,便径直走了进去,完成了第一次献血。也是在这次献血中,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多留两试管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此后,张健君每年都坚持献血,至今献血量已达到了1200毫升。

“您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可以啊。”今年7月,张健君先后接到泉州市红十字会和鲤城区红十字会征求捐献意见的电话,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能够为匹配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10月31日,在福建省红十字会、泉州市红十字会和鲤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见证下,他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张健君连续注射了5天“动员针”。“动员针”的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里释放到外周血中,从而便于采集造血干细胞。11月4日,张健君顺利完成捐献。

如何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呢?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率不高。能够配型成功,是非常特别的缘分。”泉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这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而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申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呢?泉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可以在当地的无偿献血点或医院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申请登记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有朝一日与患者配型成功,也不需要捐献者支付任何费用。

流程如下:免费体检;体检合格者填写有关表格,并在捐献志愿书上签字;由工作人员抽取5毫升静脉血作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输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当有血液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便可在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寻找与其相匹配的捐献志愿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