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马俊杰 文/图) 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福州火车站南广场民生工程双C形无障碍通道正式启用。无障碍环境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工作,一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改变,让城市在细微之处尽显温度,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无“碍”的环境中凝聚爱的力量。
作为我省重要的交通枢纽,福州火车站每日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旅客。由于地铁1号线、F1滨海快线及道路配套施工等多重历史原因,福州火车站南广场的无障碍设施亟待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福州市住建局联合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工会、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场“把脉”,根据现场人流量、行进路线等情况设置了双C形无障碍通道。
12月2日,记者现场看到,该通道由两个C形栏杆组成,坐轮椅的市民、携带婴儿车或行李箱的旅客可以顺着通道安全进出广场。同时,栏杆还巧妙地阻止了电动车、自行车的随意闯入和无序停放。
“我是一名轮椅使用者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倡导者,看到双C形无障碍通道在福州火车站投入使用,我感到高兴。”作为参与此次通道设计的一员,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主任郭兵介绍,双C形无障碍通道在广场、公园、小区等公共空间的人车分流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易于复制等优点。“希望这样的无障碍便民设施能在福州其他公共空间得到推广。”
“每次携带大量行李出行,我都会特别留意哪里有台阶,哪里有无障碍通道。”旅客林女士感慨地说,“今天看到福州火车站的新型无障碍通道,我感到非常高兴,相信以后老弱病残群体的出行会更加便捷,为福州火车站的贴心服务点赞!”
目前,福州市正在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工作。福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州将继续推进建设城市无障碍空间,为市民营造便利的生活环境。
□链接
游园无障碍 景区更有爱
福州市省级无障碍设施样板区项目创建全面完成
海都讯(记者 林涓)无障碍宣教驿站、无障碍轮椅坡道、无障碍卫生间……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福州罗源县的居民们发现渡头湿地公园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据悉,此次罗源县无障碍设施样板改造项目系全省5个无障碍设施样板区项目之一,福州市2024年唯一一个无障碍设施样板区项目。
罗源县渡头湿地公园场地多元,是广大群众散步休闲主要场所,初期,公园因地形起伏大、道路曲折、坡度陡峭及木质平台变形,通达性差,对残障人士不友好,因此市民都很希望公园能有相应的改造提升。“接到群众意见后,将渡头湿地公园改造提上日程。在省市住建部门的指导下,量身定制了改造评估方案,结合无障碍设施建设,致力打造一个无障碍主题湿地公园。”福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设计在渡头公园入口建设了一个无障碍宣教驿站,在提供休憩遮雨空间的同时,提高罗源群众对残障群体的关爱意识。同时,新建了一条符合坡度比的无障碍轮椅坡道,并结合改造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适老化座椅等内容,形成了一条无障碍游园体验环线。
截至目前,罗源县无障碍设施样板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共建设有无障碍通道1545米、无障碍轮椅坡道23处、缘石坡道口195处、盲道4357平方米,提升改造人行道面积2685平方米、无障碍卫生间8间、适老化座椅129套、适老化扶手1750米、无障碍宣教驿站1个。同时,实现了智慧化设备赋能,设置电子公交站牌、道路提示音响与安全护栏、无障碍电梯、智能触屏设备等智能设施,进一步健全无障碍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