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央广网 正观新闻
《新华字典》大家都用过,网页版的在线新华字典你用过吗?如果你确实用过在线新华字典,那你可能遇到了“李鬼”字典,因为《新华字典》目前还没有推出网页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在线字典网站打着“新华字典”旗号,吸引用户点击访问,实际提供的内容却错误百出,有的字音、字形有误,有的词语释义不当,提供的例句更是前言不搭后语,误导读者。那么,在线字典该如何规范?
现象
字音错误百出
例句文不对题
家住北京的向女士最近很关注自己普通话的发音。外孙女正处于牙牙学语的阶段,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被孩子模仿,从而对她未来的语言习惯产生影响。因此,一遇到拿不准的词语,向女士就会上网查询准确读音。
向女士告诉记者,有一天带孩子在外面玩,时间有点长,就跟孩子说,“咱们快回家,家里暖和”。但是“暖和hé”还是“暖和huo”,一时间她拿不准读哪个音,于是就去网上搜了一下“暖和”的读音,有一个查字典网站,它提供的答案是“暖和hé”。当时很相信这个网站,因为它写了新华字典在线字典。
“暖和hé”这个读音与向女士长久以来的习惯一致,自己似乎没有错。但很快她发现,这个网站上的一些内容并不完全可靠,该词语的前五条例句有两条存在明显错误,“暖”跟“和”这两个字虽然连在一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分开的,比如:“我们尽力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和安宁。”
这让向女士感到怀疑。她翻箱倒柜找出《现代汉语词典》核查,确认该词语正确读音应为“暖和huo”。这意味着该在线字典网站的标注有误。
向女士又去搜了搜其他的多音字,发现这个网站对于很多多音字就是乱标注。比如说“倔强jiàng”,它读成“倔强qiáng”。还有“咖喱”,它给标注的是咖啡的“咖”的音。
记者发现,在搜索引擎中搜索该网站,搜索页面标题中出现了“新华字典”“在线字典”等关键词。向女士也因此认为该网站内容出自《新华字典》,可以放心查阅。事实上,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与《新华字典》等权威辞书内容相去甚远。记者联系到查字典网站,工作人员表示,字典是非收费业务,内容需要读者自行甄别,至于是否得到《新华字典》方面授权,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
工作人员
字典工具
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
“新华字典网”收录了大量错误成语,比如“多文强记”一词,该网站用的是文化的“文”,词语释义为“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按照词义,应该是见闻的“闻”。
实际上,有大量在线字典网站都收录了“多文强记”一词,而且词语解释、出处等内容都如出一辙。记者查询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与“多文强记”相似的成语为博闻强识与博闻强记,但都是见闻的“闻”。
便民查询网也收录了“多文强记”一词,这是一个工具集合网站,该网站在搜索页面的标题为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汉语词典。记者联系该网站,工作人员表示,该字典工具跟《现代汉语词典》无关,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
便民查询网工作人员称:“我们这个来源是好几十年前网络搜集的,具体来源我们也不了解,好几十年前了,因为我们现在主营游戏开发了,网站方面没有怎么维护了,字典没怎么更新了。”
冒用权威字典名称、字音字形错误百出、词语释义不当、例句前言不搭后语、网站维护更新滞后……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上述网站,至少还有在线新华字典、新华字典(在线)、在线汉语字典、字典网、我爱查、查典等字典查询网站也存在这些问题。这些网站大都以字典业务为引流手段,开展范文下载、教育培训、起名测字等收费业务。此类网站大都无专人维护,缺乏安全保障,容易被不良网站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存在泄露风险。
专家
或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商务印书馆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表示,目前网页端存在的“在线新华字典”“在线现代汉语词典”相关网站并未获得商务印书馆授权。
余桂林称,《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是国民品牌了,《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由政府来主导编的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也是一样的,它是为推广普通话,政府主导来编的一个词典。它们就是唯一性的,所以不能随便用的。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新华字典》在全国范围内被公众广为知晓,此前法院判例也已经认定其属于未注册驰名商标,其合法权益应该受到保护。
赵占领说,未经商务印书馆的许可,使用“新华字典”,无论是在搜索推广的环节,还是在网站上作为网站的标识,都是属于商标性使用,都构成商标侵权。同时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使用这种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也是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所以像这种行为,既构成商标侵权,同时也是构成不正当竞争。
余桂林表示,这些网站往往打着“新华字典”的旗号,吸引用户点击访问,实际提供的内容往往与正版《新华字典》大相径庭。这些网站提供的内容未经严格校对和审核,可能存在知识性差错和误导性信息。
余桂林说,网上的这些字典良莠不齐,内容属于众筹式的,比如说你觉得这个是这么解释,也没人审核就放上去了。无论是从读音也好,从字形也好,从它的解释也好,包括它的用例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
余桂林解释,目前,网络上的侵权手法不断“变身”,手段隐蔽、传播快,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打击。此外,举证成本高、平台执行机制不明,长周期的维权途径很难去应对网络快速传播所带来的问题。打击网络侵权,需要社会各界合力。“我们是受害方,但更大的受害方是读者,如果学到了不规范、错误甚至不良导向的内容,危害很大。”
余桂林表示,读者如有线上查询的需求,可以下载《新华字典》APP,或通过“商务印书馆工具书数据库”网页端查询字词。
声音
监管应该
较较真了
在线字典良莠不齐,有的还冒用权威字典名称,不难想见会对读者造成多大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很容易接触到错误的、不规范的,甚至是不良导向的内容,危害不浅。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伪劣在线字典之所以存在,实际是以字典业务为引流手段,开展着范文下载、教育培训、起名测字等收费业务。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在污染知识传播的同时,设下消费陷阱,侵犯用户种种合法权益。一本权威字典,背后凝结着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更有政府公信力为之背书,如若放任“李鬼”横行,无疑是对真知的践踏,以及对信任的辜负。一切伪劣字典,须止于严格审核、严厉监管。
网络上的侵权手法不断“变身”,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想要不被知识“割韭菜”,读者也要懂得辨别,掌握“数字世界”居民必备的安全技能。如有线上查询的需求,可从正规渠道下载《新华字典》APP,或通过“商务印书馆工具书数据库”网页端查询字词。
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实无误的信息。对于“李鬼网站”“李鬼字典”“李鬼APP”等网络空间的“牛皮癣”,势必要来一场“大扫除”,从前端、中端到后端,让打假的力量无孔不入,让假冒伪劣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