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古城街巷改造 市民盼早日畅通

不少市民反映,多条街巷施工已有较长时间,给市民游客带来不便;相关城建单位回应,正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已取得关键性进展

东街(南俊路—东门头)段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涂门街、南俊路、东街的道路都在施工,何时才能完工呢?”近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称,泉州古城多条街巷施工已有较长时间,由于占道施工,给周边居民及出入古城的市民游客带来不便,眼看就要过年了,何时能恢复畅通备受大家关注。

对此,记者从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古城建设分公司获悉,当前,施工队伍正在加班加点推进整体项目建设,已取得关键性进展,南俊路、涂门街主管顶管施工均于近日顺利贯通。11月2日,记者探访了部分街巷施工情况。

南俊路与二郎巷交叉口 建设排涝泵站等,工期至明年6月

2日上午,在南俊路与二郎巷交叉口,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顶管井进行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泥浆和其他杂物,对注浆孔进行封堵等。

“针对南俊路(东街—二郎巷)市政提升工程,我们已完成了污水主管的顶管施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庄先生向记者介绍。

记者获悉,该项目南起东街,北至二郎巷,顶管工程总长度447m,通过高水高排、改线分流、避让二郎巷城墙遗址、设置一体化排涝泵站和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等一系列举措,达到消除二郎巷积水和雨污分流的目的,助力解决二郎巷几十年以来排水不畅、路面积水的内涝问题。

“主管顶管施工完成后,我们后续还将埋设其他管道,设置一体化排涝泵站和调蓄池,工期将持续至明年6月。”庄先生说。据悉,南俊路(东街—二郎巷)市政提升工程顶管作业顺利贯通后,将与东街(南俊路—东门头)排水提升工程相互衔接贯通,共同为二郎巷排涝工作保驾护航,有效解决古城积水难题。

东街(南俊路—东门头)段 进行排水提升,施工期间交通限制

与此同时,东街(南俊路—东门头)段排水提升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当日,在东街与金池路交叉口,记者见到,现场设置施工围挡,工人正在对顶管工作井进行施工,之后,将通过顶管技术将一根口径1.8米的雨水管道和一根口径0.8米的污水管道敷设到地底下。

项目计划于明年6月底完成,也将进一步解决二郎巷积水内涝问题。“该道路原来只有双向两车道,为保障双向都可通行,我们将北侧原有的70多米绿化带进行移除,腾出更多的空间。”庄先生进一步介绍道。记者见到,现场双向车道的车辆都能正常通行,通行较缓慢。

施工期间,交警部门对交通进行限制。针对东街(金池路至崇福路段)地下雨水、污水工程进行土建施工,为保障施工期间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自2024年11月15日20时起至2025年5月31日24时止,对施工涉及路段实施交通限制措施。施工期间,东街崇福路往金池路方向车辆根据现场引导标志指示有序绕道通行,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

新门街—涂门街段 临近春节时,将拆除围挡恢复通行

新门街至涂门街路段已恢复双向通行,目前也正在进行顶管的收尾工作。记者在涂门街东鲁路段见到,这里也设置了一处围挡。“工人正在清理泥浆池,还将在这里施工建设一处截流井,之后该路段就算完工了。”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黄先生说道。

新门街—涂门街污水主干管建设工程涉及改造长度约为2559米,包含人行道与车行道路面破除与修复,从新门街至涂门街,敷设DN400-DN1000污水干管。

施工采用明挖与顶管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新门街(新华路以西段)采用明挖方式施工,新门街—涂门街(壕沟墘以东段)采用顶管方式施工。该管道属于市政污水主干管,汇流新华路以东、西街—东街以南、温陵路以西、新门街—涂门街以北的生活污水,再经涂门水关的污水泵站提升至下游市政污水干管,最终进入宝洲污水处理厂处理。

“再过两日,我们将对新门街(金洲街—甲第巷)段进行围挡施工,明挖铺设金洲街至甲第巷280多米的污水管道。”黄先生介绍,“该项目整体要在明年6月底前完工,目前正在抢工期。为减少给交通带来影响,我们采取每50米开挖铺设施工完成后,就立即拆除围挡恢复通行,再继续开挖的方式。”

“能完成多少算多少,临近春节时,我们也会把围挡先拆除,恢复道路通行,保障古城车辆通行及市民游客出入,等春节过后,再恢复施工。”黄先生表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