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记忆力不断减退,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最终连家人都不认识……72岁的张阿姨备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团队为张阿姨开展了“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联合颈动脉鞘减压手术”,这是我省首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外科干预性手术。目前,张阿姨恢复良好。
药物控制无果,尝试新技术治疗
张阿姨今年72岁,从三年前开始,记忆力不断减退,反应也越来越迟钝。近半年来,疾病几乎剥夺了她所有的记忆——刚刚发生的事情,转身即忘;走了几十年的回家路,悄然变得陌生;甚至连家人的面孔,也难以辨认……张阿姨最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在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无果后,家人四处打听最新治疗方法,后来得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团队正在筹备开展一项新技术——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联合颈动脉鞘减压手术,这项技术被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国内已有报道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人决定带张阿姨去试一试。11月28日,团队为张阿姨进行了“双侧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联合颈动脉鞘减压”,这也是福建省内首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外科干预性手术。
福医附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林元相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传统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中重度患者,传统方法至今疗效仍旧欠佳。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医院开展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入颈动脉鞘减压技术和颈内动脉去交感化技术。
据相关文献,这一技术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术后1个月内多数中度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观察到认知功能的改善。
□科普多一点
手术原理是什么?
林元相教授介绍,人体的淋巴系统可以排除机体产生的异常蛋白。如果脑内淋巴系统阻塞,大脑产生的异常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等)则无法排除并在颅内蓄积,从而使患者出现认知及精神障碍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症状。
而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将堵塞的淋巴管与静脉相吻合,疏通淋巴系统→改善淋巴循环→降低颅内淋巴回流压力→清除脑内蓄积的垃圾蛋白,从而缓解甚至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一手术具有微创、手术风险小等优点,目前国内正逐步开展。
同时实施颈动脉鞘减压时,可以达到去除颈内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改善脑部微循环血供,降低颈内静脉压力,促进脑组织静脉回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