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李莹 文/图
连日来,泉州鲤城区深入开展古城公厕扩量提质行动,目前,首批共5座公厕已顺利完成整改提升,包含西街影剧院公厕、府文庙公厕、小泉涧巷公厕、文化宫公厕以及新街公厕等,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民和游客。
实施系列举措 提升公厕服务功能
“此前,经现场摸排勘探,我们发现这些公厕均存在第三卫生间未能配齐设施,未安装干手设备、风扇以及室内外油漆脱落等共性问题。”鲤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治工作于11月初正式启动,通过实施亮化、绿化工程,完善内部设施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公厕的整体品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游客及特殊人群的需求。
走进府文庙公厕,只见入口处新增的“公共厕所”灯牌十分醒目,台阶扶手经过除锈处理后焕然一新。经过建筑立面整治提升,红墙绿树掩映中的公厕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而走进公厕内部,修复后的地砖和墙面敞亮光洁,洗手台处烘手机、洗手液一应俱全,灭蚊灯、香薰、排气扇、鼓风机等设备的投用,让公厕内的空气循环系统更加完善,空气变得清新舒适。
增设夜景亮化设施 夜晚市民更“方便”
在位于小泉涧巷的公厕门前,一排新栽的红色马樱丹绚烂夺目。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外立面提升和内部环境整治,在整治过程中,他们还对每个公厕周边的绿化进行了提升,经过修剪的灌木球和乔木枝更显整齐,底层观花地被的更换与种植,则让整体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中,5座公厕全部增设了夜景亮化设施,在夜幕降临时,匾额灯箱、屋檐线形灯、绿化带地灯会同步亮起,在古厝红砖的映衬下,远远望去,灯火璀璨,既柔和又醒目,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游客詹女士告诉记者,她和朋友一路循着标识,很容易就找到了厕所,“这些灯光在晚上十分醒目,一个人来上厕所也很有安全感”。
鲤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公厕的整治完成,不仅改善了市民和游客的如厕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