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分止争,做好“解忧人”
“多亏了你们,这春茶的农活才没耽误。”4月2日,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天心村的群众陈先生和茶山业主吴大爷,致谢赤石派出所民警们。
原来,吴大爷常年在外地做生意,茶山空闲出租,陈先生便承包了吴大爷家的茶山种茶。吴大爷今年回乡后,想自己种茶,不愿将茶山继续承包给陈先生,双方由此发生争执。赤石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分析评估后,将该起纠纷列为重点类,会同武夷街道、村干部联合开展调解,从法、理、情的角度耐心劝导,帮助协商承包区域、价格等,促成双方握手言和,确保了春茶农活的顺利进行。
群众烦心事,民警心上事。赤石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邻里矛盾、茶园纠纷、债务纠纷等,按照“全面摸排、分类调解”的原则,将纠纷分为关注类、一般类、重点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化解处置:对“关注类”纠纷,通过走访宣讲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对“一般类”纠纷,及时会同司法所、村干部以及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对“重点类”纠纷,积极联合市法院、司法所、村干部开展联调,推动依法处理、多元化解、就地解决,真正做到“事心双解”。
今年以来,赤石派出所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1起,其中涉茶园茶企纠纷53起。
强化宣传,站好“平安岗”
“大姐,卖茶叶的钱要保管好,陌生电话、短信链接都不要点击!”5月16日,赤石派出所民警深入茶园、山头,在茶农采茶间隙,开展反诈宣传。
结合近年来涉及茶农茶企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赤石派出所常态化深入茶园、茶企,开展反诈防骗宣传,增强群众反诈意识。同时,针对年纪较长的茶农及其年幼孩童等易受骗群体,民警们入户走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诈骗套路,讲解防范要点,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今年以来,赤石派出所共开展反诈宣传活动69场次,茶叶主产区——天心村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
“有只鸟受伤,飞到我家里,长得很像猫头鹰……”10月12日,一位陈姓茶农抱着一个纸箱来到赤石派出所。经辨认,民警确认纸箱内的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即送往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收容救护点精心救治。10月24日,猫头鹰伤病痊愈后,民警与收容救护点工作人员在合适区域,将它放生了。
“民警经常向我们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种类、等级,现在大家保护生态意识都提高了,今年就有好几次一起救助野生动物。”天心村村民陈先生说道。赤石派出所结合“千警进万家”活动,常态化组织民警开展生态宣防,并搭建起警民微信群,推送常见的野生动物资料,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营造全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浓厚氛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