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穿袜睡觉 能睡得更香?

医生表示,因人、因季节而异,与其说穿袜子改善睡眠,不如说脚部保暖对人体很重要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这两天冷空气南下,多地气温创近半年新低,“穿袜子睡觉能提高睡眠质量”这个话题也再次冲上热搜。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真相到底为何?海都记者向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建珍进行了求证。

话题源自一次研究 网友体验后反应不一

记者了解到,“穿袜子睡觉”这个很生活的话题源自一个很正经的研究:2018年《生理人类学期刊》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穿着袜子睡觉可以显著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可以提升7.6%,总睡眠时间平均增加32分钟,同时夜间醒来的次数减少了一半。

据查,这个研究有特殊背景,是在气温23℃比较凉的睡眠环境下做的研究,样本只有6名韩国男性。可能这个话题“很生活”,又很容易体验,于是近几年几度被拿出来“说事”。

网友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同:“穿袜子暖和,入睡快”,也有人反对:“不舒服,穿着袜子根本睡不着”。

医生:确会改善睡眠质量 若感觉不适则无需坚持

到底睡觉可不可以穿袜子?医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建珍表示,从医学角度看,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穿袜子睡觉的确可以增加我们的远端温度,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帮助改善睡眠。但如果夏天气温很高,手脚都很热,除非在空调环境下,否则就没有必要穿袜子了。

此外,睡觉能不能穿袜子,也是因人而异。对于手脚容易冰凉、怕冷的人或者老人家,穿袜睡觉的必要性大一些,而对于肥胖、怕热人群或者青壮年,必要性就小一些。当然,体验感很重要,如果尝试后感觉不适则没必要坚持下去。“我本人多年来也养成在冬季穿袜睡眠的习惯,的确有改善睡眠质量的感受。”林建珍说。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与其说穿袜子改善睡眠,不如说脚部保暖对人体很重要。”林建珍说,温度低和心脑血管有密切关系,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根据《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温度>5℃时,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mmHg,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天更难控制血压。而冠心病患者处在比原来环境温度低10℃以上的地方,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增加13%。

“在寒冷的冬天,从保暖角度来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考虑穿袜睡觉。”林建珍说,足部保暖可促进下肢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袜子时应优先考虑材质柔软、透气的产品,以避免过紧的袜子导致缺血不适,或者因透气不足,导致足部出汗或真菌感染等问题。

改善睡眠质量 还可试试这些方法

寒冷冬季,还有哪些可以改善睡眠的好方法呢?林建珍医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调整睡眠习惯。冬季昼短夜长,从中医养生角度宜“早卧晚起”,尽量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准备入睡。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因为蓝光会干扰褪黑素的正常生成,影响睡眠质量,同时睡觉时要关灯、拉窗帘,完全黑暗的环境有利于褪黑素分泌,帮助入睡。

改善饮食习惯。冬季应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夜宵,不仅会增加胃肠负担,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也影响睡眠。也不要为了减肥不吃晚饭,饿着肚子很容易影响睡眠。

适当运动。每天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但临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入睡。

睡前泡脚。特别是容易脚冰的人群,睡前可热水泡脚15~20分钟,水温40℃~44℃为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