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共赴技能盛会 比拼八闽绝技

福建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泉州晋江开幕

泉州展区展示的地域特色服饰和簪花

连德理展示德化瓷的精湛技艺

陈巧云耐心为吴大叔讲解藤编技巧

莆田展区展示的雕刻技艺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苏鹏峰 文/图

12月10日上午,福建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泉州晋江开幕。这是福建省首次举办综合型、开放型、集中型的技能大赛。大赛为期三天,有1997名选手参赛,包括人工智能训练、物联网安装调试、无人机装调检修、陶瓷装饰、茶艺等项目,是一次检验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契机,对推动福建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全国技工教育发韧地福建名片、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66个竞赛项目 1997名选手参赛

本次大赛共设66个竞赛项目,主赛区21个、分赛区45个。主赛区设在泉州晋江,分赛区分设在各地市。

晋江作为大赛主赛区承办地,组织实施了21个集中赛项的竞技。主赛区场地设在晋江国际会展中心,面积近5万平方米。赛事为期三天,12月12日举行闭幕式。届时,将集中向66个赛项的金银铜获奖选手颁奖,并各奖励1万元。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20个代表队1997名选手参赛,其中港籍、台籍选手16名。参赛选手中,研究生85人,多数集中在新职业或数字技术技能领域。选手平均年龄23.1岁,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6岁,30岁以下选手占比约79%。男选手1450名,女选手547名,车身修理、机电一体化、电工等项目以男选手为主,美容、花艺、茶艺师等项目则以女选手为主。

同时,主赛区还精心策划了技能展示、八闽绝技展演等系列宣传活动,构建“赛、展、演”相结合的模式,让参与大赛、观摩大赛的人员体验到各地传统技艺的多元魅力,更好更全面地展现和传播技能文化。

绝技绝活展演 八闽技能吸睛

本次大赛采取集中开放、“赛展演”集成的办赛模式,将技能竞赛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动有机结合,特点明显、亮点频现。在赛场服务区,还特别设置各式伴手礼、地道晋江小吃、中西简餐、后备箱市集等不同用餐形式,让大家在享受竞技乐趣之余,能尽情打卡晋江美食。

本届大赛项目多、观赏性高,在保留电工、茶艺师等福建传统项目的基础上,纳入花艺、时装技术、健康和社会照护、烘焙等贴近大众生活场景的竞赛项目,还开拓了人工智能训练、物联网安装调试、无人机装调检修等人社部近几年发布的新兴职业,赛项设置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福建竞赛与国民经济行业的融合和衔接程度。

大赛期间同时举办技能展示交流活动,观众在观摩大赛的同时,可以充分了解近年来我省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方面的成果成效,领略优秀技能人才风采。还将现场展演具有福建传统特色的绝技绝活,涵盖手工制作、艺术创意等领域,通过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八闽绝技”,并在大赛闭幕式上揭晓并颁发证书。

另外,在主赛区竞赛期间,还将举办具有福建特色技能展演展示和交流活动,主要包括:10日—11日展演展示活动,11日下午3:00—4:30“八闽绝技”评选等。通过集中展示,让参与大赛、观摩大赛的人员体验到八闽各地传统技艺的多元魅力,更好更全面地展现和传播技能文化。

□讲述

“必须把老一代好的技艺传承下来”

德化白瓷,以其纯净的白色和温润如玉的质感闻名于世,被誉为“白如雪、润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陶瓷艺术瑰宝。

记者巡馆时,看到有一件陶瓷作品《神话》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拍照,大家纷纷对其高韧薄胎瓷衣及制备工艺赞不绝口,再次刷新了对德化白瓷的认识和印象。而这件作品,正是全国技术能手连德理所创。

连德理的作品,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生动的表现力,曾在国家博物馆引起轰动,其中就包括作品《神话》,不仅栩栩如生,更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必须把老一代好的技艺传承下来,而且要一代一代地师带徒、传帮带,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手艺人的责任。”连德理说,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艺术符号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

连德理说,他从17岁开始从事白瓷制作,到现在已经30多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先后培养几十个学生。当天,他还亲自上手展示德化瓷的精湛技艺,包括捏、塑、刻、刮、接、贴等多种传统技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德化瓷的独特魅力。

“一个早上就有近百人体验藤编”

当天上午,安溪藤铁工艺体验区非常火爆。体验的人中,既有6岁的孩童,也有61岁的大叔。

“我小孙子想要一个藤编小帽子。”61岁的吴大叔是河北人,儿子在晋江安海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于是他也在去年来到晋江,平时主要负责帮忙带两个孙子。当天,大叔跟小孙子也来到大赛现场,结果小孙子一下子就被藤编吸引了,嚷嚷着要一个小帽子。于是,大叔就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拿着竹藤认真编了起来。毕竟是第一次尝试,中间出了不少问题,但大叔有足够的耐心询问,现场老师陈巧云也不厌其烦地解答。

“我也没想到藤编会那么受欢迎,一个早上就有近百人体验。”陈巧云是安溪华侨职校家具设计专业老师。她说,作为中国传统技艺,安溪藤铁工艺以竹藤编技艺为核心,以铁、钣金等金属材料为构架,以工艺创意为灵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装饰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凝聚着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近年来更是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潮流时尚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