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10月,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按照相关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综合考评,共抽评66个社区、85条主次干道、100个住宅小区、40段内沟河、6条江岸带、23座街旁广场、32座集贸市场、107座公厕、58条道路绿化、12座公园、38段重点水系,共发现问题6058处。
随着泉州市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实施“文旅+”专项行动,国庆长假期间,中心城区古城片区及多个世遗景区游客数量剧增,各区通过节前工作部署,多措并举,加大清扫保洁和综合执法力度,着力强化城区公厕、景区周边、重点街区、重要进出城出入口等点位的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从考评情况来看,长假过后,保洁力度有所松懈,多个项目保洁水平存在下滑。鲤城区针对当前辖区游客剧增现状,因地制宜启动古城公厕扩量提质行动,此外,主次干道、社区、集贸市场等项目考评情况总体较好,但在卫生死角整治、废品收集站点及周边、主次干道硬化路面杂草清理等多个专项巡查整治情况不佳。丰泽区尝试采用“机扫+人工+设备精细化冲洗”的作业模式,对重点街区主路面及人行道等区域进行深度清洁,着力清除路面油污“顽疾”;同时,加强对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的清洗和消毒,初见成效。
洛江区主次干道、社区、内沟河等项目考评情况相对较好,督办单整改率达100%,督改力度进步明显。泉港区重视力度明显不足,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严,垃圾收集容器周边路面脏污和垃圾未清理问题突出,常态化垃圾收集转运工作落实不到位;各街道(镇)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甚微。泉州开发区公厕、住宅小区、主次干道绿化管养等项目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卫生死角整改率达100%,总体较好,但督办单点位整治效果不佳,差异化考评中问题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