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文/图
“东哥,虽然今天穿黑色衣服但分明是白衣天使啊!”“阿东学长,你那跪地抢救,从死神手中抢人的身姿,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榜样!”……连日来,关于“泉州晋江一男子晕倒医生跪地抢救做心脏复苏 上演生死时速救援”的救援视频火爆网络,网友更是对画面中开展救援的男子赞誉无数。而这个男子就是晋江市看守所医生张强东,因为爱好运动,他成为许多人口中的“东哥”。昨日,记者通过采访东哥,还原了整个救援经过。
讲述
救死扶伤是职责
救后累得瘫坐一旁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本是应尽职责,我只是做了一件顺手的小事。”面对采访,张强东有些不好意思。
张强东回忆,事情发生在12月8日下午,当时他正和孩子在晋江市体育中心跑步锻炼,其间还遇到同在锻炼的一名同事。下午3时17分许,他突然接到这名同事的电话,说有一名跑步的男子突然晕倒了,急需医疗援助。问好具体位置后,他立马冲向男子所在的地方。
张强东到达时,只见一男子躺在地上,脸色发紫,有热心群众正在帮忙进行胸外按压,现场有人说男子呼吸心搏骤停。作为一名医生,张强东明白,呼吸心搏骤停必须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辅助抢救才有希望。正好他记得体育中心入门处有一台AED,于是跑了七八十米取来AED,并立即加入救援。
张强东说,他随即熟练地打开了AED,并将电极片准确贴在男子的胸口位置,经过AED电除颤评估后,机器提示要立即进行除颤。很快,机器完成第一次除颤,他紧跟着予以胸外按压。同时,男子身旁的跑友则配合他打开男子气道,检查呼吸状态等。约5分钟后,经过除颤和心肺复苏的男子,逐渐恢复呼吸心跳。
很快,晋江市120急救车就赶到了现场,随即,在现场人员的合力下,将男子抬上担架,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望着渐渐运去的急救车,张强东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放下,随即累得瘫坐在一旁。幸运的是,经过诊治,男子人已清醒,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希望
通过这个救人故事 好好普及一下AED
对于自己此次能够成功救人,张强东坦言,关键其实是AED。作为一名医生,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这个救人故事,好好普及一下AED,让更多人知道它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在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及AED除颤,抢救成功率高达90%,AED也因此被称为“救命神器”。张强东告诉记者,AED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不同品牌和型号的AED,操作方法可能略有差异,非专业急救人员经过培训后可安全使用。
记者从晋江获悉,截至目前,晋江全市已安装292台AED,培训持证救护员2.6万余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60余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晋江市120调度系统融合AED监管系统,构建了急救新生态。接急救信号后,迅速定位事发地并分析周边AED分布,将最近可用设备信息推送给急救人员或呼救者。此举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与资源精准匹配,提升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完善公共急救体系,助力急救智能化。
晋江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晋江市将持续推进“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性培训和公共场所AED安装”工作,进一步织密群众应急救护网。同时也倡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购买安装AED,市民积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现状
纳入管理AED1343台 覆盖泉州各县市区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泉州市红十字会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着力提升人道救助实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仅在今年,泉州市已先后完成AED机设置130台,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3554人。
12月11日,记者通过“福建AED地图”小程序后台管理人员得知,当前泉州市已经纳入该地图系统管理的AED共1343台,覆盖各县市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中。这些AED,除了政府部门牵头配置的外,还有一些为企业机构或个人自购配置。记者发现,通过该平台,可及时跟踪了解全市AED使用情况、电池及电极片使用期限等数据。
“每次救援后,我们工程师会第一时间上门维护设备,更换耗材。”该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救人事件后,工程师已在当天对该部AED的电极片进行了更换。
该管理人员提醒,市民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关键词“福建AED地图”查找附近的AED。当然,随着越来越普及,有的设备并未接入“福建AED地图”系统,因此呼吁相关设置单位和人员要定期做好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取、可用,让AED真正发挥好“救命神器”的作用。
□知多一点
这样使用AED
医生提醒,使用AED的注意事项如下:在贴放电极片前,应先清除患者过多的胸毛,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过多的水分或汗液,然后再贴放电极片。不能在水中或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使用AED;如果患者躺在水中,要先将患者抬出,并擦干胸部再使用AED。避免将电极片贴在患者植入式除颤器、起搏器和药物贴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