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泉州台商投资区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文化复兴,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洛阳古街庙会

鲲鹏云天民宿

稻香园农业基地种植体验

N海都记者 俞志村 通讯员 陈孝强 文/图

初冬的阳光洒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大地上,乡村风光如诗如画。这里的田野绿意盎然,村庄一片生气勃勃。每当踏入这些村庄,仿佛进入了一个被乡村振兴赋予新生的世界: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居条件显著提升。这一切的背后,是泉州台商投资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依托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环境整治和多方联营等创新举措,推动乡村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的战略目标为方向,结合本区特点,紧扣乡村振兴的总目标,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无论是在产业创新、乡村建设、环境治理,还是在文化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台商区都从全局出发,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党建引领 夯实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泉州台商投资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对乡村振兴的统筹和指导作用,把乡村振兴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精心谋划,务实推进。区党工委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包括实施“千万工程”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各项乡村振兴任务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台商区通过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推动各类资源的汇聚,引导社会资本、企业资本及各类资金向乡村汇集,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区领导亲自挂帅,实行“定点联系村、包干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此外,台商区还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兴村善治头雁”培养计划。通过建立“高校+政府+国企”合作模式的乡村振兴学院,为全区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这些举措,泉州台商投资区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还有效促进了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产业融合 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经济发展,而产业发展是其关键。泉州台商投资区深刻认识到,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依托产业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区内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核心,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台商区充分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发展从单一的农业向复合型、多元化发展转型。以“农业+林渔”为发展模式,推动渔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特别是在渔业领域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展开了广泛合作,推动40亩高价值鱼虾蟹养殖项目的落地。同时,花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台商区内花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5万平方米,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不仅如此,泉州台商投资区还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区内的稻香园、东方奇迹、东盛果蔬等农业基地已经成为创新和科技驱动的示范基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同时,台商区还深入实施“农业+体验”模式,创新推出了“共享农业”和“认种农业”项目,这些项目让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亲身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收获过程,还能通过线上预订等方式与农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这些新兴的农业体验项目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增收机会,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乡村旅游和农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台商区还大力推动“农业+文旅”模式创新,围绕侨乡文化和洛阳桥世遗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了一系列农文旅项目,如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等,打造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台商区通过这一系列的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农业经济的附加值,也增强了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增长。

环境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泉州台商投资区深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环境和人居条件的振兴。因此,台商区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通过全方位的环境提升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展了新一轮的村庄分类工作,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改造,提升乡村的整体面貌。区内根据乡村的不同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侨台赓续等五大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和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台商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已完成了5257栋农村裸房整治,并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商区通过“市场化运行”模式,整合各类资源,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卫生环境,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清洁台商区”和“宜居台商区”。如今,台商区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考评中独占鳌头,乡村的整体品质显著提升,成了全市乡村振兴的典范。

多方联营 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合作

乡村振兴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泉州台商投资区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积极引导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合作体系。区内通过深化“商会、国企挂钩”的模式,推动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尤其是在文旅产业的推动上,台商区引入了大型文旅企业,通过打造张坂蓝色滨海示范线,整合海岸线资源,推动滨海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同时,台商区还大力推动美丽田园风光示范片区建设,推动下曾溪流域美丽田园农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台商区还通过“国企+专业公司+村集体+农民”的联动模式,推动了洛阳镇、龙苍社区等地的乡村文旅产业建设,推动了侨乡古镇的文化复兴。这些合作模式不仅激发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

□结语

泉州台商投资区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环境提升和多方联营,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文化的复兴以及民生的提高。台商区的经验表明,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和民生福祉共同提升的系统工程。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泉州台商投资区将积极推进,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标杆与样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