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唯一 泉州拥有三大“非遗”

泉州7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提线木偶戏

南音表演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文/图) 近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泉州共有7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5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1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也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名册)的城市。

记者获悉,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南音、《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等5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于2009年列入该名录。同年,南音也列入该名录。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2020年,《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名录。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名录。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名录。

除了上述5个项目外,2010年,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优秀实践名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