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博士外援” 助中小企业突围

作为博士创新站全国首批试点省份,我省现已建立237家博士创新站,不仅有效缓解中小企业技术破解困境,也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恒鸿达公司博士创新站领衔博士林彬(右二)与公司总工程师胡灿峰(右三)同企业员工讨论

林彬(右二)与胡灿峰(右一)检测产品

N海都记者 王灵婧 文/图

九牧厨卫公司运用博士团队的高颜值装饰性表面涂镀层技术,开发多种卫浴产品新型色系,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武夷山市和祥茶业公司运用博士团队的间套作、土壤微生物改良等技术,修复茶园500亩,茶叶产量提升40%以上,品质大幅提升……

2024年年初,福建被正式列为博士创新站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一年来,全省已累计建立237家博士创新站。博士创新站的设立,不仅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在技术瓶颈、人才短缺及高昂科研成本上的难题,更为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壁垒,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架设了坚实的桥梁。

中小企业遇技术难题

博士团队来相助

恒鸿达(福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鸿达公司”)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为技术核心的数字体育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从2020年开始转型做AI体育,在博士创新站建站之前就已经有AI数字体育产品,但是都有无法突破的技术难题。也曾想找高校进行合作,却无法联合多所高校的骨干。”恒鸿达公司总工程师胡灿峰说,恒鸿达公司有80多位研发人员,包括10余位的AI工程师,但这些工程师学历多为本科与硕士,主要精力也在市场应用的开发工作上,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技术上的难题。“曾经尝试过聘请博士,但公司的产品需要多学科融合,(我们)请不起,也留不住。”胡灿峰说,今年年初,公司与博士创新站建立合作关系后,借助其专业技术力量,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介绍,恒鸿达博士创新站有1位领衔博士、2位进站博士和3位进站成员。为配合进站博士进行技术研发,恒鸿达公司组建了9人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转化及产品应用开发,设置了专门的博士创新站科研工作区。通过博士创新站主导的多个专项任务的成功研发,公司由2023年服务支撑全国20多个区县的体育中考考试,到2024年提升至支撑全国30多个区县的体育中考考试,实现近50%的用户增长,比去年同期实现70%以上的收入增长。

企业有需求,博士有需要

“在高校内,我们侧重于理论研究,但没有工程实践的支撑,真正投产使用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恒鸿达博士创新站领衔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林彬说,他主要从事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博士毕业后,他就希望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民用AI方向也有所作为。

“最初的项目是AI跳绳,之前公司的产品无法满足一对多的考试应用,且测算的误差率也略高。”林彬回忆道,2023年底,胡灿峰就曾到学校寻求帮助,刚好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与恒鸿达公司的AI体育产品相契合。2024年4月,恒鸿达公司入选“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在省科协的搭桥下,合作更顺利地进行。他们采集视频再通过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和物理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对单帧图进行处理。一个多季度的时间,AI跳绳产品性能就得到了突破,满足多人测算的同时,准确度也有所提升。

据介绍,博士创新站的建立,让沉睡在高校和科研所的成果进入市场,将其转换成新质生产力。高校博士作为专家顾问,指导产品问题解决与初步设计验证,企业组建专项研发团队负责技术需求与技术难题。此模式既强化企业研发团队职责,提升项目效率,又激发博士参与热情,兼顾其教学与科研任务,弥补技术思路盲点,实现双赢。

“作为硕士生导师,我也会让硕士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更加紧密结合,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具就业竞争力。”林彬说。

科协搭桥梁,企业高校双向奔赴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公司博士创新站团队攻克锌合金拉链压铸模具模型材料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压铸模具材料的选用与热处理、模芯加工、压铸工艺优化等难题;福建中禾新材料公司博士创新站团队攻克单壁碳纳米管的提纯和有效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基于多孔碳/硅的复合材料工艺开发难题……

目前,福建省建立的237个博士创新站中,涵盖制造业、农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渔林牧业等专业,吸引了全国81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1518名博士(台籍36名)参与。

博士创新站在为企业培育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为青年博士起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高效的成果转化途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通过建立科技经理人队伍,梳理博士创新成果594条,收集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1414条,对接实现产业化应用,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益。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各站博士团队为企业开展341项技术攻关,项目研发资金2.3亿元。各博士团队与建站企业合作期间,取得的申请或授权专利291项、申请或授权软件著作权63项、发表论文296篇、申请取得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135项、申报行业标准24项。

福建省博士创新站的成果已经成为全国典型,今年5月中国科协博士创新站交流座谈会在福建省召开,福建省8位基层科协、中小微企业、博士团队、科技经理人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今年12月,在中国科协组织建设交流活动上,福建省代表试点省份作典型发言。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