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快评
泉州西街影剧院一网红打卡点旁设置了垃圾转运点(详见本报今日头版报道),部分周边居民与商户表示很“闹心”:这个垃圾转运点散发阵阵臭味,且有污水流淌,很影响生活环境,而且垃圾转运点就设在“泉州”海报墙下,让来打卡的游客观感不佳,也有损泉州城市形象。
在这件事上,相关单位也觉得“委屈”:西街游客量增大,产生的垃圾不断增加,垃圾转运压力大,周围没有其他空间可用来进行垃圾转运。这个转运点经过精心设计,建成闽南建筑风格,环卫工人拉回来的垃圾也及时转运走了。
其实,可以看得出,无论是居民、商户,还是转运处理垃圾的相关单位,立场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古城越来越整洁漂亮,这座城市越有“颜值”,大家越有“面子”。
如何提升城市的“颜值”?具体到西街影剧院旁的这个垃圾转运点,我们可以怎么做?
相关单位表示,之后将增加每日清运车辆数量和清运频次,加大垃圾房及周边的清洗、消毒力度,增加清运车辆数量和调整转运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商户与游客的影响。除此之外,或许可以考虑对现有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升级,避免在压缩垃圾时流出污水,大幅提升垃圾转运的效率,对相关车辆进行统一美化,及时清洁。
除了相关单位出招,居民与商户也可献策献力。去年6月,本报福州版曾报道福州一位六旬“房长”打造“福州最美垃圾房”的故事。福州鼓楼区秘书巷12号的省立公寓里,负责管理小区垃圾房的李师傅利用别人家的“废物”将小区垃圾房装扮得温馨无比,在这个垃圾房里,垃圾桶整齐摆放、干净如新,垃圾桶上摆放着插花作品。有意思的是,垃圾房里还摆着桌椅和笔墨纸砚,李师傅时常在这里练字。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他把垃圾房变成了小区里的一道风景线。
推进人居环境治理,需要有关部门以“绣花功夫”为城市环境“美颜”,也需要生于斯长于斯的各位同心同力。垃圾转运点如何提升改变,我们可以是监督者,也可以是参与者。不妨一起努力,把网红打卡点旁的垃圾房打造成新网红。高颜值的垃圾房,可以成为古城的加分项。(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