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雪薇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跨年将至,迎新的喜悦、欢乐的演出又活跃在榕城的街头。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演奏者的名字,但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已拨动过你的心弦。他们是艺术家?还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为什么走上街头?又将在灯火阑珊后走向哪里?在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南公河口……可能与他们的音乐相遇。
福州从2018年开始探索街头艺人持证上岗,这份职业背后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近日,海都记者走近福州街头乐队,了解幕后故事。
从街头听众里
“捡”来乐队成员
“提琴社”是福州一支街头乐队的名字,第一回听见这个名字时,记者还以为他们没有讲完全名。“大学时组建的乐队叫提琴社,后在街头表演的乐队里沿用了这个名字。”乐队队长,同时也是小提琴手的关胤说道。2019年,还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关胤遇见了三坊七巷的街头艺人招募,自幼爱好小提琴的他便报了名。
据悉,福州从2018年开始探索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将街头艺术表演纳入常态化管理。这些古厝街头艺人的招募是不收费用的,街区为他们提供场地,被选中的艺人们在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梁厝、南公河口等五个街区,持证上岗,在规定点位表演,还可以接受打赏。
“提琴社”乐队成员也和名字一样随性。一开始,乐队只有关胤与妹妹关舒格。他拉小提琴,妹妹拉二胡。其余的成员,都是他们慢慢从围拢而来的听众里“捡”到的。“像小鑫,就是我们在达明路演奏时,碰到他‘搬砖’(上班)路过。”他笑着指了指乐队的吉他手小鑫。在遇见“提琴社”前,小鑫曾在武汉的酒吧闯荡,也玩自媒体,在工作的间隙与粉丝们分享自己有关美食与音乐的日常。也因为他“资深博主”的经验,他为乐队经营着线上账号,不时就粉丝的互动与反馈,与关胤讨论演出曲目的选择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要想快速吸引听众,就要演奏能够引发更多人共鸣的曲目,其次再谈更出色的技巧与表现,这是街头乐队的生存之道。但何谓“受欢迎的曲目”?有别于街头巷尾所播放的社交平台热歌,“提琴社”的乐手们注意到,他们演奏的曲目中,收到打赏最多的,反而是类似《赛马》《红梅赞》这样的传统民曲。
在本职工作专注于人工智能,对数据十分敏感的关胤看来,这代表民乐真正在勾连跨越年龄层的听众记忆。“这就像投票一样,网上呼声最高的观点,与最终得票最高的观点常不是一回事。每个人都困于自己的信息茧房。”关胤很享受这种“在街头边玩音乐边做田野调查”的有趣感受,这也是在有着固定受众群体或粉丝群的传统乐团所不能体验到的。
偶遇的音乐氛围
唤起治愈人心的力量
“网络直播和街头演出,是很不同的两件事。”小鑫也同意这种看法。傍晚吃完饭下楼散步的你,信步走到三坊七巷,看到一群乐手演奏起熟悉的曲调。街头人流往来,围观的听众一起应和着音乐歌唱。你扫码给他们发去几块钱打赏,乐手在演奏的间隙向你投来感激的目光。这样富有真实互动气息的温暖场景,是为算法所操控的网络直播无法比拟的。很多人也确实在其中获得感染与力量,他们向记者展示了账户所收到的打赏页面,许多人在打赏留言中写道:“好厉害!……i人(性格内向社恐的人)希望下周末还能听到你的演奏。”
对于乐手而言,在街头与观众面对面所获得的即时反馈与认可,也是直播所无法比拟的。“00后”的pen beat乐手小林,正是因此而来。2020年暑假,情绪低落的小林被家人拉出门散心,在三坊七巷遇见了“提琴社”的演奏。鬼使神差的,他想要上前与他们合奏一曲。“那时他们演奏的是一部动漫的主题曲,弹得真的很好,让我有获得理解的感觉。”回忆起初见,小林记忆犹新。有限的学历,所学专业的没落,让他对前途一片迷茫,提琴社主唱陈建一曲《大鱼》让他找到了治愈的力量,他加入了他们。pen beat是一项用笔和手的不同部位敲击,来模仿架子鼓点的室内节奏音乐形式,颇为冷门。状态最差时,小林形容“pen beat是我和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如今,小林在乐队的箱鼓上打pen beat。
从散播幸福到交流文化
他们想为福州做得更多
虽然有8名成员,但由于各自的生活与安排,大家时常很难聚齐,这让表演的时间十分随机。“不将乐队当成主业,才能保持对它的恒久热情。”工作间隙每天至少半小时的小提琴演奏,也是关胤在互联网公司时,舒缓工作压力的重要方式。当熟悉的旋律在周末的街头流淌,他们是散播幸福的“提琴社”,不再是困于格子间的螺丝钉。
“我在闽江之心初见他们时,就为他们的演奏与热情所打动。”来自台湾的职业音乐人张家豪同时参与了大陆多个原创乐队,“提琴社”的街演打动了他,便也来加入,成为他们的贝斯手。
如今,关胤正在研究,进一步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民乐融入现代音乐中,将“提琴社”打造为一支真正的电声民乐乐队。而张家豪则打算将台湾的民乐元素也加入其中:“像《高山青》这样的台湾民歌,勾起的是两岸的共同记忆。”他牵线邀请了台湾的嘉宾乐队,打算帮助“提琴社”在新年的1月3日,办起名为“百花”的专场试听会。“我希望,当游客们在福州遇见我们,不仅能带走城市的幸福,还能带走有关文化交流的多彩印记。”关胤对“提琴社”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福州像“提琴社”这样的街头乐队还有不少。华灯初上,在三坊七巷、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等地,一批批“持证上岗”的古厝街头艺人以街巷为舞台,随性而歌,成为福州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福州名城数据,近年来,三坊七巷汇聚来自不同地区的街头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培育类似“提琴社”这样的三坊七巷街头艺人近百组,常态化举办各类街头艺术演出,年平均演出场次超7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