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何以四好?漳州答卷!

漳州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709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区)7个、全国示范县2个

东山生态环岛公路苏峰山段山海风光旖旎

南靖县世遗土楼旅游公路串联起沿途土楼风光

年轻游客在东山生态环岛公路乌礁湾段一路驰骋

N海都记者 陈青松 通讯员 陈小娟 游江涛 陈子滨 文/图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农村公路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批示。“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年,漳州市农村公路已迈入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逐步形成“农村公路+产业、旅游、体育、民生”的融合发展模式,农村公路网更加畅通,出行服务更加便民。修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串联一片风景,造福一方百姓,“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漳州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黄金之路。

十年来,漳州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709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615.173公里,危病桥改造178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2445.023公里,创建2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7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以及东山县滨海旅游廊道、南靖县世遗土楼旅游大道、长泰区十里村至珪后村振兴致富公路等3条全省“最美乡村‘福’路”。

向海而兴 因路而富

来东山,你不能不来有最美风车环海公路之称的东山生态环岛公路乌礁湾段看看。天蓝海碧的乌礁湾,翠绿的木麻黄沿着环岛公路一路绵延,高耸的白色风车随着海风“轻舞”。不时有骑着电单车的年轻游客,一路欢笑一路歌,恰如路在景中,景在路上。在这里,绵延的农村公路一头串起农夫渔家,一头激发着蓝色海洋经济新活力。

“变化很大,十年前,乌礁湾环岛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很烂,很颠簸!”在澳角村电商民宿一条街郭船长民宿,正在打包冰柜里海鲜的老板郭宗敏对十年前的环岛路记忆犹新。今年1月份新的环岛路建成通车,位于环岛路最南端的澳角渔村游客明显增多了,村里的民宿、电商生意也火了。澳角村电商党支部书记沈欣舜介绍,全村目前有电商117家,2023年销售额达到3.7亿元,村民增收达到3000万元,“交通便利,带给村民的效益是看得见的”。

东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施赐永介绍,近年来,东山县积极推进“交通+电商”深度融合,36家镇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实现常态化运营,73个物流网点遍布各镇村,海洋水产、芦笋等特色产品借助快递物流走向全国大市场,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连续15年位居漳州市各县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减至1.5,位列省市前列,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以路兴业 造福畲乡

“坡前坡后歌盛世,兜里兜外展新姿”,驱车刚驶近云霄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下河乡坡兜畲族村,就远远看到极具畲族风情的门牌坊寨门上这副洋溢着幸福的楹联。沿着平坦的C282车安线,穿过一座小桥,但见车圩溪潺潺流淌,村道干净整洁,五彩斑斓的畲族文化壁画让人眼前一亮,村里杨桃园里的杨桃树正怒放着紫色的小花,令人神清气爽。

“以前,真不敢想象,我们一个贫困村的村道也能跟城里的路一样漂亮。”71岁的村民钟水龙戴着斗笠,背着喷雾器,从杨桃园里走出来,他刚刚给这一季的杨桃打完农药,“我这片杨桃园的杨桃品种跟下河乡的一模一样,口感很清甜,今年卖得还不错。”钟水龙说,现在他家的杨桃都能卖到全国各地,就受益于村里干净、宽敞、便捷的乡村公路。“光去年搞种植,我家就增收四五万元,现在村里还在搞特色畲族乡村游,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我们坡兜,喝畲酒、吃乌米饭、跳畲族舞。”

路通,则业兴,坡兜村最炫民族风的刮起,得益于村道路C282车安线“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云霄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方艺强介绍,为改善坡兜村的出行条件,县交通运输局主动谋划,会同所在乡镇为畲乡架设一座连心桥,共筑300多米的团结路,为民族村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去年坡兜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与2021年相比翻了五番,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称号。近年来,云霄县坚持以路兴业,以路富民,通过延伸到田间地头的农村交通网络,助力云霄枇杷、杨桃等4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开全国市场。

以路为线,串珠成链

居高俯瞰,行驶在全长40多公里的南靖县世遗土楼旅游公路,地形错落有致,乡村农庄相映成趣,成群土楼镶嵌其中,让游客沉浸在“山美景美路更美”的体验中,蜿蜒曲折的农村公路犹如一条丝带缠绕山间,融入大山深处。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近年来,南靖县先后投资17.6亿元,新改建马山线、梅书线、山龙线及世遗土楼旅游公路等一批“高品质”“高颜值”农村公路,现有农村公路总里程1732公里。“南靖县世遗土楼旅游公路建成后,一方面改善了沿线镇村交通出行条件,随着出行时间的缩短,村民们出行及产品运输更为高效便捷;另一方面,这条路串联起了土楼景区多处景点,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并且提升了旅游高峰期间景区道路通行能力。”南靖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郑吉祥表示。

“我们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你看,这条土楼旅游公路改造提升之后,公路两侧环境变好了,路也更宽了,不仅方便周边村民出行,也带动了土楼旅游的发展。如今,这条公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暖心路、致富路’。”云水谣景区的村民简辰杰介绍。

南靖世遗土楼旅游公路串联云水谣景区、土楼游客服务中心、田螺坑景区及塔下古村落,南靖县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公路,充分利用现有公路进行提升改造,完善驿站、休息区、观景平台等附属设施,有效保护原有地貌,投资1.47亿元,实施世遗土楼旅游公路改造提升,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物畅其流 人享其行

在龙海区东园镇枫林村的快递超市,一辆快递专车刚刚抵达,快递员和超市老板、员工就开始忙活了起来。“我们这个快递超市一共服务周边地尾、新林、东园、枫林4个村,共五六千人。”快递超市老板郑碰珍介绍,现在各家快递都将村民的包裹送到她这里,平日一天有五六百件,碰到网购高峰期,每天达八九百件。

“原来路还没修好,我们要到镇上的邮政取快递,时间差不多要二十几分钟,下雨天也不方便。”前来取快递的枫林村村民廖丽芯称,现在村里的道路好了,快递直接送进村里,大大方便了周边村民,“几分钟就取到快递了,真的很方便”。

龙海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玉坤介绍,近年来,龙海区聚焦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在漳州全市率先完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公交网络,全区165个建制村公交线路通达率达100%。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目前全区邮政快递站点189个,涵盖顺丰、韵达、京东等11个品牌快递,实现所有建制村快递服务全覆盖。通过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造“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44个,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1条,辖区百姓基本能够实现“人在家中坐,快递到门口”“不出村里头,产品就运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