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源头管控与存量化解双管齐下

福州油烟治理先行先试 出实招化解痼疾

N海都记者 江方方

为落实福建省纪委监委“点题整治”要求,在福州市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中,油烟污染治理被列为重要议题。今年以来,在省、市纪委监委的推动指导下,福州生态环境部门在省内率先试点,积极构建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凝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以及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合力,采取源头管控与存量化解的双管齐下策略,有效推进了油烟污染治理工作,提升了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规划布局:餐厅开业,小程序上先选址

福州市政府从源头入手,强化规划管控,引导餐饮行业合理布局。通过各区人民政府牵头,对辖区餐饮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摸排,并公布餐饮禁设区域清单,导入“e福州”应用程序,为餐饮业经营者提供选址参考。同时,更新门牌二维码信息,并开辟查询服务功能,确保餐饮服务项目合规经营。

在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建筑项目中,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求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就考虑餐饮油烟专用烟道的设置,从源头上减少油烟对居民的影响。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油烟投诉,也为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

存量化解:分类施策,综合治理

针对现有的餐饮油烟问题,福州市采取分类施策的办法。对于投诉较多的餐饮单位,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对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餐饮单位,市场监管部门将不予核发或撤销食品经营许可。

福州市生态环境局特别重视群众的参与和监督,通过12345市民服务平台,积极收集群众关于油烟污染的投诉和建议,及时响应并处理。仓山城门镇滨海橙里长者食堂为了盘活门店,晚上做起了烧烤夜宵,噪音和油烟的投诉随之而来。通过与业主代表、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研讨,制定了整改方案:通过延长油烟管、净化机按照要求改变位置,有效解决了油烟和噪声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满意反馈。

位于鼓楼区双抛桥二里的“阿楷美食街”,曾是油烟投诉的热点区域。经过整改,美食街内的所有店铺均安装了先进的油烟净化系统,沿街店面设置了统一的排烟管道,经过净化的气体高空排放整改后,该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在高峰时段提升了15%,PM2.5浓度下降了20%。

强化制度:油烟管道标准化,审批规范化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了《福州市餐饮专用排油烟管道设计建设技术导则》,规范餐饮专用排油烟管道的设计建设与审批机制,从技术层面加强了油烟污染防治。《导则》明确了专用烟道设置要求、建筑景观要求、容积率计算规则、审批与监管流程以及职责分工,为福州市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福州市餐饮专用排油烟管道设计建设技术导则》规定了专用烟道设置的具体要求,包括主楼屋顶高空排放与裙房屋顶排放的规定,以及排油烟管道的截面积计算和排烟口的设置规范。同时,还对建筑景观提出了要求,强调在城市更新改造或景观整治项目中,涉及新增设专用烟道的餐饮服务项目,烟道设施应符合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要求,并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和油烟净化措施,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在审批与监管方面,《导则》明确了新建建筑设置专用烟道审批流程,以及既有建筑增设专用烟道的管理办法,强化了批后监管,确保相关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