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泉州市洛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2024年,洛江区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开展“项目创优年”活动,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5年,洛江区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全领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态新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洛江篇章!
【数据看洛江】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1亿元、增长6.5%(预计,下同);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万元、增长6.5%。
【回顾2024年】“五个方面”,展现新作为
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 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全年兑现惠企资金约1.1亿元,减税降费和退税缓费约2.6亿元;举办泉州市大院大所赋能机械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洛江专场活动;铁拓机械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泉州市首家在北交所上市企业;打造机械装备重点产业链,机械装备产业产值增长21.3%,洛江区施工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高端卫生护理用品产业集群,卫生用品产业产值增长31.4%;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总数达到45家;72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推荐35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3家“5G+”智慧工厂,其中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5G+”智慧工厂;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亿元、增长11%,增速连续10个月排名全市第一;创优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7个市级“四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超10亿元;招大商、招好商,全年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超800亿元。
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深入开展“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实施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工程,桥南古街传统街巷重点扶持项目、万安商贸、新阳片区列为泉州市统管区2024年第一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滚动策划实施“五化”项目58个,开展“绿满泉城”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完成阳江公园二期建设,新建、改造“口袋公园”6个;新增公共停车场4个、停车位315个;新增约7万个千兆网络端口、180个5G基站;实施“聚城畅通”项目25个、总投资135.2亿元;万虹大道、西环路、经九路等交通路网相继竣工、正式通车,万虹路仙公山山门至罗溪客运站段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朋虹街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开工建设;洛江城市数据管理大脑指挥中心启动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助手上线运行;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有效派遣案件超2万件、处置率达99.9%;建成垃圾分类亭30座,完成2024年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
乡村振兴展现新风貌。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8万亩、粮食产量1.23万吨,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4.7%、105.1%,活用“三种经济”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做法列入全省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典型案例;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300亩;打造省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1.2亿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条,罗溪镇、虹山乡、河市镇新告村获评全市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开工建设乡村振兴项目138个,完成投资2.4亿元;实施“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示范区项目16个,完成投资4.1亿元,打造河市北片区和美乡村示范带、马甲后坂溪沿线田园风光、罗溪田园风光示范区、虹山木兰溪流域等特色田园风光带。
生态文旅激发新活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化“文旅+”专项行动,举办文化强区建设暨文旅经济大会,组织开展“山水相约·悠游洛江”“古城+洛江”等大型主题活动近30场,全年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促进旅游消费超32亿元,分别增长11.9%、12.8%,完成俞大猷纪念馆数字化改造提升,完成仙公山文旅项目市场调研和概念性方案策划,玉叶山森林公园项目完工营业,推出“洛水仙山宴”餐饮品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队参加2024年全国武术之乡比赛,获得14金16银22铜,团体总分位居全国第十,创历史最好成绩;深化洛台交流融合,举办首届“蔡襄奖”海内外书法篆刻作品展、海峡两岸少儿书法大赛及泉台武术交流等活动16场次,来洛江参访交流台胞超500人次。
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投入4.6亿元建设16个教育项目,洛江区实验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50个;泉州第十一中学塘西校区完成楼栋主体施工,泉州五中洛江校区完成用地选址,黎明职业大学洛江校区奠基;高考成绩取得突破,全区3所公办完中校本科上线率比增20%;洛江区医院新院区一期主体结构封顶,宝璋肿瘤医院内部装修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新增床位900张;扎实开展国家级健康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帮扶工作,骨外科作为全区公立医院首个“无陪护”试点病房正式启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26个省级、34个市级、70个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化平安洛江建设,获评福建省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市、区);创新“3366”生态警务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警务展示馆,全省生态警务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洛江区召开。
【展望2025年】
新的一年,着重“五个聚力”
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区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增长20%以上,力争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2家以上;加速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培育5G智慧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3~5个;建立完善数字化侨务沟通和服务平台,开发产教融合数字化模式,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地”;聚焦建链强链补链,精准招引3~5家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以及高分子吸水树脂等芯体核心材料生产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上;加快打造“万亩千亿”都市工业走廊,打造“一园一品”特色园区,推动智创科技城、新源重工5G轮挖智能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强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等园区招商工作,招引10个以上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有利于产业链填平补齐的“高精尖缺”项目;开展“项目提效年”活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0个,完成年度投资159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0个、竣工40个以上;瞄准500强企业、链主企业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赛道项目开展招商,力争全年新增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800亿元以上;积极引导侨商、侨领和侨青150人次以上回乡考察对接、投建项目。
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深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策划实施项目119个,完成年度投资62亿元以上;加快桥南古街传统街巷重点改善提升、万安片区等市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建设;启动新阳片区内道路、排洪渠、安商房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五化”提升工程,持续深化“绿满泉城”专项行动,打造口袋公园4个以上,新建公园绿地90亩以上;实施“聚城畅通”工程,推动万虹路(新庵岭—新庵村、新庵村—仙公山山门)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完成朋虹街市政道路白改黑等项目;实施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个以上;新增公共充换电设施200个以上、停车位300个以上;推动城市数据管理大脑建成投用、智慧洛江综合指挥中心加快建设,全力办好小区管理“十件实事”。
聚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完成耕地流入300亩以上,完成农田连片整治1100亩以上;加快1个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4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提级工程,培育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3家;推动洛江区肉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策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30个以上、总投资2亿元以上;整镇推进乡村振兴“五好”创建,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线、示范镇。
聚力生态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四名”文化底蕴,做精“世遗游”、做优“生态游”、做强“全域游”,持续擦亮“悠游洛江”品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推动洛阳桥文旅项目、仙公山文旅项目等落地建设;建成品牌酒店、优质民宿4家以上;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个以上、全民健身路径10条以上;修缮华侨建筑10栋以上、“刺桐侨厝群”1处;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艺走洛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百姓大讲堂”等活动20场次以上;推进陈三五娘传习所、南音传习所提升改造,打造非遗优质传承阵地。
聚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新建“长者食堂”5个,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院)3个;确保泉州十一中塘西校区8月底前竣工验收、2025年秋季建成招生;推动洛江区第五实验小学扩建工程(一期)、泉州五中洛江校区开工建设,做好黎明职业大学洛江校区前期工作;开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支持马甲中学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推动洛江区医院新院区、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建成投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食品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