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回收塑料变新衣 福州垃圾分类添“利器”

省内首家塑料全品类、高低值统收绿色分拣中心“上岗”

绿色分拣中心的流水线

海都讯(记者 郭思琪 文/图) 记者从福州市城管委获悉,福州垃圾分类工作再添一员“大将”。日前,位于马尾的福州城投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正式揭牌启动(下称绿色分拣中心)。刚刚“上岗”的绿色分拣中心有哪些特色和亮点?记者进行探访。

记者了解到,绿色分拣中心厂区面积5062㎡,是“福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设施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的关键子项目之一,也是以“智能督导为基础、积分激励为纽带、两网融合为业务闭环”垃圾分类业务体系的末端重要支撑。

走近绿色分拣中心的流水线,在机器的轰鸣声中,PET、杂塑、低值膜类三条智能生产线并行运作。“这是福州市目前最大的垃圾分拣中心。”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该中心处理一吨垃圾平均耗时约15分钟,日回收处理量可达100吨。其高效的秘诀是什么?记者参观发现,分拣流水线采用一码通“收-选-存”智能分拣系统,可智能核价,智能分选,自动脱标,自动打包,大幅提高分拣效率。

此外,这也是福建省首家塑料全品类、高低值统收绿色分拣中心,不仅高效,分拣工艺也更精、分类更细。PET产线主要智能分选5A、3A高端再生料,精细化智能分选7个品类。杂塑产线有16个料仓,用于精细化分选不同品类的塑料废弃物。其中,低值膜生产线为福州首条低值可回收智能分拣产线,通过分色和光选后,回收快递袋、超市袋子和衣服袋子等低级别塑料制品。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这是福州市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绿色分拣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绿色分拣中心通过和下游利废企业的合作能做到把回收塑料变成衬衫。

据介绍,绿色分拣中心三条流水线的塑料垃圾,经过处理后变为不同颜色的塑料颗粒,送至利废企业二次加工,不仅能资源循环再生为常见的垃圾桶等各种产品,可以制成衣服,连鞋子也可以做。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